时间: 2025-05-10 04:1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4:37
《琴调相思引·夏夜》 作者: 陈家庆 〔清代〕
冰簟银床小院清。
灯移花影上窗明。
今宵微雨,凉意枕函生。
寒水乍沉朱李熟,
冰盘初进藕丝轻。
谁家帘外,玉笛暗飞声。
在清凉的小院里,冰冷的竹席和银白色的床上显得格外清爽。灯光摇曳,花影在窗上投射出明亮的光影。今晚微微的细雨,让枕头上感受到一阵阵凉意。寒冷的水面上,沉沉的朱李正值成熟,冰盘上轻轻地摆放着初熟的藕丝。是谁家窗帘外,传来自远处的玉笛声在夜色中悄然飘荡?
“玉笛”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寄托,代表着隐秘的思恋或情愫。笛声在夜晚的静谧环境中显得更加悠扬动听,常常暗示着思念之情。
陈家庆,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崇尚文人的时代。他的诗歌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擅长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冷暖。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琴调相思引·夏夜》创作于一个夏夜,反映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感受到的清凉与思念。诗歌通过自然景象与细腻的感受,表达了对爱恋的思念与渴望,体现了夏夜特有的情感氛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凉的夏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清新。开头两句“冰簟银床小院清”便营造出了一种清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夏夜的静谧与凉意。接下来的“灯移花影上窗明”,则通过灯光的摇曳与花影的交错,展现了生机与美感,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随着“今宵微雨,凉意枕函生”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私密的空间,细雨带来的凉意使人心生惆怅,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思念与孤独。而后面“寒水乍沉朱李熟,冰盘初进藕丝轻”则通过自然景物的转变,暗喻着时间的流逝与成熟的期待,结合了对夏日果实的描写,增加了诗的层次。
最后一句“谁家帘外,玉笛暗飞声”将思念引向了一个更广阔的情感空间,笛声的悠扬成为思念的寄托,引人遐思,令人向往。整首诗用清新的意象表现了深邃的情感,既有自然的美感,又蕴含了细腻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爱情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思念与孤独,诗人通过夜晚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某个爱人的深切思念,渗透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情冷暖的敏感。诗中展现了清凉的环境与内心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情感氛围。
诗中提到的“冰簟”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冷凉的竹席
C. 一种食物
诗中的“谁家帘外,玉笛暗飞声”表明了什么?
A. 风声
B. 思念与渴望
C. 雨声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快乐的夏天
B. 思念与孤独
C. 自然的美丽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琴调相思引·夏夜》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提炼出其中的美感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