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0:29
猎猎旌旗蔽远天,
嘈嘈箫鼓闹离筵。
先声已播河西静,
又借君王玉马鞭。
旌旗猎猎,遮蔽了远方的天空,
嘈嘈的箫声和鼓声打扰了离别的宴席。
先前的声音已经传遍了河西的宁静,
如今又借君王的玉马鞭声而响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梁国栋,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代。他的诗作多以豪放、激昂见长,常常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期盼,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战乱和政治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气氛和场景,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离别情感与对和平的渴望。
《题肤功雅奏图 其三》是一首描写离别与盛宴的诗,开头的“猎猎旌旗蔽远天”描绘出一种壮丽的场面,旌旗在风中飘动,象征着军队的雄壮气魄和动荡不安的战争局势。紧接着,“嘈嘈箫鼓闹离筵”则转向宴席的喧闹,反映出人们在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前途的期待,又夹杂着不舍与忧伤。
“先声已播河西静”一句,可以看作是对战事影响的隐喻,河西地区原本宁静的生活因战争而被打破,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战乱的反思。最后一句“又借君王玉马鞭”则把目光聚焦于君王的威严和权势,暗示着国家命运依然与统治者的决策息息相关。
整首诗在气氛的转换中,展现了历史的沉重和个人的情感交织,令人感慨。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和声音,传达出对和平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惆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和平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忧虑与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猎猎旌旗”描绘了哪种场景?
“嘈嘈箫鼓闹离筵”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诗中所提的“河西”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