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9:20
西湖竹枝
作者: 贝琼 〔明代〕
六月玉泉来看鱼,湖头雨过尽芙蕖。
芙蕖花开郎更远,玉泉鱼少亦无书。
在六月的玉泉,特意来这里看鱼,
湖边的雨过后,芙蕖(荷花)绽放。
芙蕖花开时,情郎却依然远去,
玉泉的鱼少,连书信也没有。
“玉泉”作为西湖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游览吟咏的胜地,许多诗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荷花象征着纯洁、高雅,常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雨过后,荷花的绽放,更添一种清新和生机,但同时也隐含着情感的无奈与孤独。
贝琼,明代女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南方梅雨季节,西湖的景色宜人,同时也是诗人对情感的细腻观察和抒发,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感受。
《西湖竹枝》是一首清新婉约的诗,描绘了作者在西湖玉泉一带游玩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的意象极为生动,尤其是对“芙蕖”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六月的湖水在雨后显得愈加清澈,荷花的绽放与情人的远去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与失落。通过“郎更远”和“玉泉鱼少亦无书”,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孤独感,也反映出一种普遍的情感状态:即使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内心的孤寂和对爱的渴望依然存在。此外,诗中“雨过尽芙蕖”的意象,似乎在暗示着一场情感的洗礼,虽然雨水冲刷了尘埃,却也带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传达了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全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女性在爱情中所面临的孤独与思念,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中的“芙蕖”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菊花
C. 玫瑰
答案:A
诗中提到的“郎”指的是谁?
A. 朋友
B. 情人
C. 家人
答案:B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B
可以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李白的诗中充满了奔放的豪情,而贝琼的《西湖竹枝》则更显细腻与婉约,两者各具风格,展现出不同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