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3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37:29
逋客今何许,空余接隐亭。
舟随潮水上,门背夕阳扃。
兔策尘生蠹,渔蓑雨化萤。
题诗岩下石,聊代草堂灵。
游子如今身在何处?只剩下这隐蔽的亭子。
小舟随着潮水漂浮,亭子的门后紧锁着夕阳。
兔子追逐着,尘土中生出虫子;渔夫的蓑衣在雨中化作萤火虫。
在岩石下题写的诗句,勉强替代了我草堂的灵气。
贺铸(约 1052-1126),字方回,号渔洋,宋朝著名词人、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后因政治原因开始隐居生活。他的诗词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洒脱,情感真挚。
《题乌江东隆山邓氏亭》创作于诗人隐居时期,表达了他对隐士生活的感慨与对人生流转的思考。乌江是历史上著名的地名,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个体的孤独感,亭子则是隐居的象征。
这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思考和对过去生活的追忆。诗的开头以“逋客今何许”引入,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迷茫与困惑,营造出一种孤独感。接着,诗人通过“舟随潮水上,门背夕阳扃”描绘了自然的流动与时间的无情,反映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随着诗句的推进,兔子与渔蓑的描写既有生动的自然景象,又隐含着生存的艰辛。最后一句“聊代草堂灵”则是诗人对自己曾经隐居生活的追忆与怀念,尽管现实中有着种种无奈,仍然希望通过诗歌的方式寻找灵魂的寄托。
整首诗围绕隐居生活和人生流转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过往的怀念。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孤独、流逝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的“逋客”指的是谁?
a) 游子
b) 隐士
c) 渔夫
答案:a) 游子
“舟随潮水上”中的“潮水”象征什么?
a) 时间
b) 生命
c) 自然
答案:a) 时间
诗歌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隐居生活的追忆
c)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b) 对隐居生活的追忆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者都展现了对孤独的感受,但贺铸的作品更注重对自然变化和个人内心的描绘,而李白则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与夜晚的静谧。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