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1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19:27
寄题浔阳周氏濂溪草堂
作者:贺铸
濂溪之水清,未足濯公缨。
平生抱苦节,成就此溪名。
长啸置符传,孤云归思轻。
溪头四壁居,溪下百亩耕。
量汲奉晨盥,课樵共夕烹。
希逢杖屦游,但听弦歌声。
为客剪三径,传家通一经。
双珠交照乘,合璧倍连城。
被褐有余乐,问缣无隐情。
桂林两枝秀,借尔俗眼荣。
昔仰名父子,今推难弟兄。
不应文范裔,遽谓公慙卿。
如袭带砺封,毋为权利倾。
地实寝丘比,有力安得并。
勒诗高岸石,敢告后代生。
这条濂溪的水流清澈,但却不足以洗涤我的公缨(官服)。我一生坚守苦节,才成就了这条溪流的名声。长声长啸,寄托我的传说,孤云游荡,思绪轻盈。居住在溪头四壁环绕的地方,溪下百亩的田地在耕作。早晨汲水,洗手奉神,黄昏与樵夫一起做饭。希望能偶尔遇到杖履而游的人,听听那悠扬的弦歌。为客人开辟出三条小径,传承家族的经典。双珠相照的船只,合璧的珍宝更显珍贵。身穿粗衣仍能享受生活,问你那卷缣帛中是否藏有隐情。桂林的两枝花朵正盛,借助你的眼光而显得更加光彩。曾仰望父子名声,如今却推崇艰难的兄弟。你不应以文采来评判后代,轻率地认为公会羞愧于卿。像用刀锋磨刀,切忌为权利所倾倒。土地确实平坦,丘陵又何能与之相比?我在高岸的石头上刻下诗句,敢于告知后来的生者。
作者介绍:贺铸(约1090-1150),字梦云,号湛然,晚号易安居士,北宋末年著名词人,以词作著称,风格清新秀丽,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贺铸在浔阳周氏濂溪草堂游览时,表现了他对清流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思考。
本诗通过描绘清澈的濂溪水和周围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以"濂溪之水清"开篇,点明主题,暗示精神的清澈和内心的追求。他认为,这样清澈的水流虽不足以洗净官服,却能洗涤心灵,体现出一种对名利的超然态度。接着,诗人转向自己的生活,他通过"平生抱苦节"表达自己一生坚守节操的决心,认为这样的生活才真正成就了他所处之地的名声。诗中反复出现的自然意象,如“孤云”、“晨盥”、“夕烹”,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也营造出一种宁静的隐居氛围。最后,诗人用对比手法,借古人名声与当下的艰难兄弟作对比,反映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传达出一种对自我价值的坚守与对清新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品价值的重新审视,体现出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品德坚守的情怀。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被褐有余乐”中的“褐”指代什么?
诗中的“桂林两枝秀”意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