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3:58
行香子 即事
作者: 毛奇龄 (清代)
晚色烟和。鸟散庭柯。
听街头击破吹螺。
酒阑送客,夜火星罗。
幡幢引处,看蝶演,似莺梭。
法轮常转,五方何处,
现维摩试问禅那。
作天魔舞,于意云何。
香坛行过,随啸咏,且婆娑。
傍晚的色彩如烟似雾,鸟儿散落在庭院的树枝上。
我在街头聆听,鼓声打破了宁静的夜晚。
酒席将尽,送别的客人,夜空如星罗棋布。
在幡旗和花车引导的地方,看到蝶舞,像黄莺一样轻盈。
法轮不停地转动,五方的世界,
维摩诘在问禅理的地方又现身。
天魔在舞动,这样的意图又如何?
我走过香坛,随即吟咏,恣意舞蹈。
作者介绍
毛奇龄(1620-1690),字子云,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观察。其作品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和丰富的意象。
创作背景
本词写于晚间,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哲理的探讨。正值清代初期,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并存,诗人通过此词展现了对生命、自然的感悟。
《行香子 即事》是一首充满意境的词作,透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傍晚景色与人生命运的感触。词中“晚色烟和”描绘了傍晚的静谧,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而“听街头击破吹螺”则瞬间打破了这种宁静,表现了生活的喧嚣与不确定性。
随着酒席的结束,诗人感受到一种离别的伤感,这种情感在“酒阑送客,夜火星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夜空中的繁星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与酒中欢笑形成鲜明对比。此时,诗人转向对生命哲理的思考,“法轮常转,五方何处”传达了对宇宙与生命的探索,仿佛在寻求一种永恒的真理。
最后,随着“作天魔舞,于意云何”的提问,诗人再次回归到生命的复杂性与幻象中。香坛的经过与随意的吟唱,表现出了一种洒脱与自在,仿佛在提醒我们,无论面对何种境遇,都应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写傍晚的自然景色与人事的交织,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哲理,表现了个人在纷扰社会中的思考与追求,传达出一种洒脱与自在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晚色烟和”描述的是哪个时段的景色?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D. 深夜
“酒阑送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喜
B. 离别的伤感
C. 愤怒
D. 平静
“法轮常转”这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A. 佛教的传播
B. 生命的循环与哲理
C. 自然的变化
D. 生活的忙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