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禅师

《赠禅师》

时间: 2025-05-07 22:39:35

诗句

嗜欲本无性,此生长在禅。

九州空有路,一室独多年。

鸣磬微尘落,移瓶湿地圆。

相寻偶同宿,星月坐忘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9:35

原文展示:

赠禅师 薛能 〔唐代〕 嗜欲本无性,此生长在禅。 九州空有路,一室独多年。 鸣磬微尘落,移瓶湿地圆。 相寻偶同宿,星月坐忘眠。

白话文翻译:

人的欲望原本没有固定的本质,这一生都在禅修中度过。 虽然九州大地广阔,却只有一间小室陪伴多年。 敲击磬声,微尘轻轻落下,移动瓶子,湿地形成圆形。 偶然相遇,共同过夜,在星月下静坐,忘记了睡眠。

注释:

  • 嗜欲:指人的欲望。
  • 本无性:没有固定的本质。
  • 禅:指禅修,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
  •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这里泛指广阔的国土。
  • 鸣磬:敲击磬,一种佛教仪式。
  • 微尘:极细小的尘埃。
  • 移瓶:移动瓶子,可能指禅修中的某种动作或仪式。
  • 湿地圆:湿地形成圆形,可能指禅修中的某种景象或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涉及禅修、自然、人生等多个主题。这首诗是赠给一位禅师的,表达了作者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与禅师交流或观察禅修生活后有感而发,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禅修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禅修的深刻理解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嗜欲本无性,此生长在禅”表达了作者认为欲望没有固定本质,而禅修是人生的主要内容。后文通过“九州空有路,一室独多年”等句,描绘了禅修者远离尘嚣,独守一室的宁静生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禅修的宁静与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嗜欲本无性,此生长在禅”:表达了作者对欲望的看法,认为欲望没有固定本质,而禅修是人生的主要内容。
  • “九州空有路,一室独多年”:描绘了禅修者远离尘嚣,独守一室的宁静生活。
  • “鸣磬微尘落,移瓶湿地圆”:通过具体的禅修动作和景象,进一步展现了禅修的宁静与超脱。
  • “相寻偶同宿,星月坐忘眠”:表达了禅修者偶然相遇,共同过夜,在星月下静坐,忘记了睡眠的宁静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九州空有路”比喻广阔的国土,而禅修者却独守一室,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星月坐忘眠”中的“坐忘眠”赋予星月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向往,体现了禅修的宁静与超脱。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九州”、“一室”、“鸣磬”、“微尘”、“移瓶”、“湿地圆”、“星月”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禅修的宁静与超脱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嗜欲本无性”表达了作者对欲望的什么看法? A. 欲望有固定本质 B. 欲望没有固定本质 C. 欲望是禅修的一部分 D. 欲望是人生的主要内容

  2. 诗中“九州空有路,一室独多年”描绘了什么? A. 禅修者远离尘嚣,独守一室的宁静生活 B. 禅修者四处游历的生活 C. 禅修者与世隔绝的生活 D. 禅修者忙碌的生活

  3. 诗中“鸣磬微尘落,移瓶湿地圆”通过什么展现了禅修的宁静与超脱? A. 具体的禅修动作和景象 B. 禅修者的内心活动 C. 禅修者的日常生活 D. 禅修者的修行成果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达了远离尘嚣,追求宁静生活的主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超脱尘世的情感。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薛能的《赠禅师》都表达了追求宁静生活的主题,但王维的诗更多地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来表达,而薛能的诗则更多地通过对禅修生活的描绘来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禅诗鉴赏辞典》: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禅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相关查询

杂兴十首 杂咏五言八首 六言三首 送延平张生归南溪 杂咏一百首 其八十九 儒仲妻 三叠 村居即事六言十首 题庐陵罗生诗卷 久雨五首 其四 赠日者程士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结附 立身行事 愈出愈奇 丶字旁的字 鱼肉百姓 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用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偃兵息甲 亲如手足 手字旁的字 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乡曲之见 寻章摘句 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驭御 卝字旁的字 玄中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