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1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19:50
西来投策倦跻攀,
晚叶寒华一迳间。
尽日闲云不留雨,
斜阳还照隔江山。
我从西方而来,疲倦地攀登这座山,
在寒冷的晚秋,树叶与花朵交替生长。
整天悠闲的云朵不带来丝毫雨水,
斜阳依旧照耀着隔江的山峦。
该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描绘的自然景象带有浓厚的山水诗风格,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诗中的“斜阳”与“闲云”常常用于表达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体现了道教“无为而治”的哲学精神。
作者介绍:贺铸(约1052—1126),字方回,号介甫,宋代词人、诗人。其作品多以豪放、清丽著称,且常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贺铸晚年,可能是他在山中游历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及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美。首句“西来投策倦跻攀”表现了诗人远道而来的疲惫与不易,暗示了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然而,随之而来的“晚叶寒华一迳间”,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整日“闲云不留雨”,即便是无雨的闲云也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氛围,这种宁静与诗人内心的疲惫形成对比。而“斜阳还照隔江山”则透出一种温暖与希望,尽管经历了艰辛与孤独,仍旧有阳光洒落在隔江的山峦上,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人生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西来”指的是:
A. 从东方而来
B. 从西方而来
C. 从北方而来
D. 从南方而来
“尽日闲云不留雨”表达的情感是:
A. 烦躁
B. 宁静
C. 悲伤
D. 忧愁
“斜阳还照隔江山”中的“斜阳”象征:
A. 绝望
B. 希望
C. 暴雨
D. 狂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