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斗岘山马上

《斗岘山马上》

时间: 2025-05-06 20:19:50

诗句

西来投策倦跻攀,晚叶寒华一迳间。

尽日闲云不留雨,斜阳还照隔江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19:50

原文展示:

西来投策倦跻攀,
晚叶寒华一迳间。
尽日闲云不留雨,
斜阳还照隔江山。


白话文翻译:

我从西方而来,疲倦地攀登这座山,
在寒冷的晚秋,树叶与花朵交替生长。
整天悠闲的云朵不带来丝毫雨水,
斜阳依旧照耀着隔江的山峦。


注释:

  • 西来:从西方而来。
  • 投策:指投笔而作,或是志向与抱负。
  • :疲倦。
  • 跻攀:爬山。
  • 晚叶寒华:指的是秋天的树叶和寒冷的花朵。
  • 一迳间:一条小路上。
  • 尽日:整天。
  • 闲云:悠闲的云。
  • 不留雨:不带雨水。
  • 斜阳:斜射的阳光。
  • 隔江山:隔着江水的山。

典故解析:

该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描绘的自然景象带有浓厚的山水诗风格,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诗中的“斜阳”与“闲云”常常用于表达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体现了道教“无为而治”的哲学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贺铸(约1052—1126),字方回,号介甫,宋代词人、诗人。其作品多以豪放、清丽著称,且常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贺铸晚年,可能是他在山中游历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及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美。首句“西来投策倦跻攀”表现了诗人远道而来的疲惫与不易,暗示了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然而,随之而来的“晚叶寒华一迳间”,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整日“闲云不留雨”,即便是无雨的闲云也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氛围,这种宁静与诗人内心的疲惫形成对比。而“斜阳还照隔江山”则透出一种温暖与希望,尽管经历了艰辛与孤独,仍旧有阳光洒落在隔江的山峦上,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西来投策倦跻攀":从西方而来,疲倦地攀登,表达了诗人对旅程的疲惫感。
    • "晚叶寒华一迳间":秋天的树叶与寒冷的花交替生长,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尽日闲云不留雨":整天的闲云无雨,象征着一种宁静与无所求的心态。
    • "斜阳还照隔江山":斜阳照耀着远方的山,展现了希望和美好的一面。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与雨的关系比作诗人的心情与人生。
    • 对仗:首尾两句相互呼应,形成完整的意象。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人生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西来:象征着远行与追求。
  • 晚叶寒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闲云:象征着宁静与安然。
  • 斜阳: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来”指的是: A. 从东方而来
    B. 从西方而来
    C. 从北方而来
    D. 从南方而来

  2. “尽日闲云不留雨”表达的情感是: A. 烦躁
    B. 宁静
    C. 悲伤
    D. 忧愁

  3. “斜阳还照隔江山”中的“斜阳”象征: A. 绝望
    B. 希望
    C. 暴雨
    D. 狂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贺铸与王维的山水诗对比:贺铸更注重情感的抒发,而王维则在意境上更为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贺铸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祝英台(春日感怀) 拟西北有高楼 寿李雁湖 八声甘州(寿魏鹤山) 和虞沧江饯腊观梅 拟古三章留别果山同官 其三 西湖访梅 光相寺 寿丞相庆七十五首 寿范洁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爱日惜力 起店 口字旁的字 卉犬 朱灵 兄开头的成语 兼收博采 出头有日 下车冯妇 包含禋的词语有哪些 爱护 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鲇鱼上竹竿 又字旁的字 包含遍的词语有哪些 鬼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装痴卖傻 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