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3:12
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作者: 陈克 〔宋代〕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岁华销尽客心惊。
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
故人相望若为情。
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在这十年间,四海之内战乱不断,敌人的尘埃甚至飘落到了江城。
时光流逝,岁月消磨,让人心中感到惊慌。
我的胡子稀疏得像雪一样,眼泪快要凝结成冰。
送别时的薤(葱)和盐,现在又去往何处呢?我想我应该还在吴兴。
老朋友之间的相望,似乎充满了情感。
在别离的愁苦中,深夜细雨打窗,孤单的身影在灯下。
本诗反映了北宋时期战乱频繁的背景,诗人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好友的牵挂。诗中提到的“胡尘”可看作是外族入侵的象征,与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有关。
作者介绍:陈克是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沉郁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战乱频仍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的忧愁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动荡与不安。
《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词作,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词的开头以“四海十年兵不解”点明了时代背景,战乱使得人心惶惶,流离失所。接着,诗人通过“岁华销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恐惧,似乎在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老去的悲哀。
更为动人的是后面的“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诗人以自身的衰老来映射社会的动荡,既是对自身的感慨,也是对不幸时代的共鸣。送别的意象在“送老薤盐何处是”中展现,象征着对故人和故乡的思念,带有浓厚的离愁别绪。
最后两句“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感与无奈推向高潮,细雨与孤影的意境交织,令人感受到深切的孤独与忧伤。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构建出一个充满忧伤的画面,让人感同身受,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离别的愁苦展开,展现了个人在历史大潮中的无奈与孤独,表达了对故乡与旧友的深切怀念,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胡尘”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胡须
b) 外族的侵扰
c) 自然现象
“岁华销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恐惧
c) 轻松
诗中的“孤影小窗灯”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
a) 友谊
b) 孤独与寂寞
c) 战争的胜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