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7:52
临决遗经自圣衷,固殊野外与淹中。
五三典礼勤稽古,十六星霜久积功。
倚席居然惭寡浅,登床安敢紊卑崇。
防民不在文为末,端击宫庭实践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礼制的敬仰与思考,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和历史积累的深厚。诗中提到的“临决遗经”暗示了对经典的重视,而“防民不在文为末”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反映出作者对治理与礼仪关系的深刻理解。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山海,南宋诗人,曾任官职,参与政治和文化活动。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擅长抒情与咏史,作品颇具社会关怀。
《恭和御制礼记彻章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的交替阶段。诗人通过对礼制的探讨,表达了对国家治理与民众生活的关切,体现了他对礼仪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认同。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四联的形式,各联之间既独立又有内在联系,展现了诗人对礼制的思考与反思。诗的开头通过“临决遗经”引入,强调古代经典的智慧是决策的基础,这种智慧在时间的积累中愈发显得重要。接着,诗中提到“五三典礼”,不仅是对古代礼仪的赞颂,也是对当代礼仪实践的呼唤,显示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倚席居然惭寡浅”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学识的谦卑,而“登床安敢紊卑崇”则体现了对职位与权力的尊重与自律。最后一句“防民不在文为末”则是诗的核心,强调治理的实践比文书更为重要,反映出诗人对礼仪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深邃思考。
整首诗在思想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社会问题时,不应仅依赖于书面礼仪,而是要将其落实到实际的治理中去。
整首诗强调了古代礼仪的重要性,呼吁在治理中重视实践而非仅靠文书,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治理与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
“临决遗经”中的“遗经”指的是什么?
A. 经典文献
B. 遗忘的知识
C. 个人的经历
答案: A
“防民不在文为末”这句话强调了什么?
A. 文书的重要性
B. 实践的重要性
C. 礼仪的无用
答案: B
刘克庄属于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