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5:20
原文展示:
梅醭朝衣尘满靴,曾穿细仗对延和。
角巾久已寻初服,锦帐何须蛮旧窝。
能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占来多。
半生寂寂因迂阔,垂老方惊岁月蹉。
白话文翻译:
梅花香气浓郁,清晨的衣服上沾满了尘土,曾经手持细雨伞在延和园中漫步。
角巾早已找不到当初的样式,华丽的帐子何必再用那些粗糙的旧物。
能读书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实在是少之又少,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却常常降临。
我半生寂寂,是因为心胸迂阔,到了老年才惊觉岁月匆匆而过。
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醭”象征着高洁与清雅,正如诗人所追求的生活态度。“延和”园是古人喜爱游玩的场所,给人以宁静和闲适的遐想。角巾与锦帐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与个人变化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道明,号坚山,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作品以清丽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时光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日,表面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活的琐碎,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读书人稀少的感叹,结合个人的经历,显得十分感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开头通过“梅醭朝衣尘满靴”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生动而真实的氛围。接着,诗人从个人的生活细节出发,反思自己的人生和内心的困惑。诗中“能读书人天下少”的感叹,揭示了知识与智慧的稀缺,以及社会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有一种淡淡的哀愁,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意识到生活的不如意与岁月的流逝。在“半生寂寂因迂阔”中,诗人承认自己的局限与失败,这种自我反省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结尾用“垂老方惊岁月蹉”收束,既是对人生的沉思,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无奈接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梅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香气
C. 一种饮料
“能读书人天下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叹?
A. 读书的乐趣
B. 知识的稀缺
C. 生活的美好
诗中提到的“岁月蹉”是指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岁月的美好
C. 生活的乐趣
答案:1-B,2-B,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