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将赴南徐任游茅山有作

《将赴南徐任游茅山有作》

时间: 2025-04-30 10:03:49

诗句

丹阳太守意如何,先谒茅卿始下车。

展节事君三黜後,收心奉道五旬余。

回寻灵药逢芝圃,欲叩真关借玉书。

不用从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仙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03:49

原文展示

将赴南徐任游茅山有作
作者: 王安石

丹阳太守意如何,
先谒茅卿始下车。
展节事君三黜后,
收心奉道五旬余。
回寻灵药逢芝圃,
欲叩真关借玉书。
不用从人问通塞,
天教吏隐接仙居。


白话文翻译

将要前往南徐任职,想了解丹阳太守的心意如何。
初到这里,首先拜访茅卿。
在经历了三次被贬后,我愿意安静下来,心心向道,已经五旬多了。
回想寻访灵药,偶然在芝圃遇见,
想去叩问真理之门,借助玉书。
不需要问他人来了解通达与阻塞,
天意使得官吏隐居,接纳了仙人居住。


注释

  1. 丹阳太守:指地方官员,丹阳为地名。
  2. 茅卿:指道教名士,可能指茅山的道士。
  3. 展节:指官职,展现节操。
  4. 三黜后:经历三次贬职之后。
  5. 五旬余:五十天以上,表示时间的久远。
  6. 灵药:指道教中求取的长生不老药。
  7. 芝圃:传说中的灵芝生长之地。
  8. 真关:真理之门,象征对道的理解与追求。
  9. 玉书:传说中的天书,象征智慧和知识。
  10. 通塞:指通达与阻塞。
  11. 吏隐:指官员隐居,脱离世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曾任宰相。他以推行新法而闻名,主张改革政治,促进经济发展。其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将赴南徐任职之际,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道教的向往,反映了他在官场经历中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将赴南徐任游茅山有作》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王安石对道教的向往和对世俗官场的淡然态度。诗中开篇便以“丹阳太守意如何”引入,既是一种对官职的询问,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接着提到“先谒茅卿”,表明他在新任职务前的礼节和对道教文化的尊重。

“展节事君三黜后,收心奉道五旬余”,通过时间的推移,表现了他在经历了权力的起伏后,选择了内心的宁静与对道的追求。这一过程从“事君”到“奉道”的转变,反映了王安石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与选择。

“回寻灵药逢芝圃”,象征着他对长生不老、追求真理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和超脱世俗的渴望。而“欲叩真关借玉书”则揭示了他追求智慧与真理的决心,表达出一种求知的执着。

最后两句“不用从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仙居”,展现了他对世俗官场的无奈与超然,表现出一种对人际关系和权利游戏的厌倦,强调了对于道教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思,展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与文人的双重身份,既有对世俗的理智思考,也有对道教文化的深切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丹阳太守意如何:询问丹阳太守的心意,体现了对官场关系的关注。
  2. 先谒茅卿始下车:来到茅山后,首先拜访道教名士,表现出对道教的敬重。
  3. 展节事君三黜后:经历了三次贬职后,表明对官场的失落与无奈。
  4. 收心奉道五旬余:选择心向道教,已持续五旬多天,表现出内心的宁静。
  5. 回寻灵药逢芝圃:回忆寻访灵药,象征对长生与真理的追求。
  6. 欲叩真关借玉书:想要叩问真理之门,象征寻求智慧。
  7. 不用从人问通塞:不需要他人来询问事情的真相。
  8. 天教吏隐接仙居:天意使得官吏隐居,象征对世俗的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灵药”与“芝圃”,象征着对理想与真理的追求。
  • 对仗:如“通塞”与“隐居”,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象征:通过“玉书”,象征着智慧和真理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总结,表达了一种对世俗权利的厌倦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丹阳:象征地方官职与权力。
  2. 茅卿:道教的代表,象征着超脱与智慧。
  3. 灵药:象征长生与追求真理的渴望。
  4. 芝圃:神秘与灵异的场所,象征理想的寻求。
  5. 玉书:象征智慧与知识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茅卿”指的是?

    • A. 一位历史人物
    • B. 一位道教名士
    • C. 一位政治家
    • D. 一位文学家
  3. 诗中“灵药”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财富
    • B. 长生与真理
    • C. 权力
    • D. 爱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陶渊明:两人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王安石更侧重于对道教的探求,而陶渊明则体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王安石与李白:王安石的诗更具哲理性和社会性,而李白则常展现个性的豪放与浪漫。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四 长门怨二首 陈情赠友人 广陵赠别 独坐敬亭山 上之回 舞曲歌辞 白纻辞三首 其二 峨眉山月歌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目混珠 益发 艮字旁的字 碎玉零玑 三日仆射 怜开头的成语 马裙 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边都 匸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用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榟木 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旅坟 协心戮力 穷陬僻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