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5:29
过杭留别曹无逸朝奉
陈师道 〔宋代〕
陈蕃解榻为留连,
俯仰徒惊岁月迁。
故意斯人奈风雨,
多情於我独山川。
可怜颜貌非前日,
依旧穷愁似去年。
後夜相思隔烟水,
梦魂空寄过江船。
陈蕃解开榻上的坐垫,意图让自己留连于此,
抬头低头只感慨岁月的流逝。
故意想要留住这位朋友,却无奈于风雨无情,
我对这山川的情感却是愈加深厚。
可怜的是我的容貌已不如往昔,
依然困于愁苦,似乎与去年无异。
后夜思念彼方,隔着烟水,
梦魂只能寄托在过江的船上。
陈师道,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生平经历较为坎坷,常常在政治与生活的困扰中创作。
此诗是在作者与友人曹无逸分别之际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开头以“解榻”作为引子,表现了诗人对留连的渴望,而随后的“俯仰徒惊岁月迁”则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的无奈。在描写对友人感情的同时,诗人也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尤其是“可怜颜貌非前日”,流露出对自身变化的惋惜。最后,梦魂寄托于江船,既是对友人的思念,也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期盼。这首诗不仅是对友谊的礼赞,更是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深刻反思。
全诗围绕着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
诗中“陈蕃解榻”为何?
A. 表达留恋
B. 表达愁苦
C. 表达欢喜
答案:A
“俯仰徒惊岁月迁”中的“徒”有何作用?
A. 形容丰富
B. 形容无奈
C. 形容多情
答案:B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谊与思念
B. 家国情怀
C. 自然景色
答案:A
对比陈师道的此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均表达了对友人或亲人的思念,但陈师道更偏重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而李白则是在表达对历史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