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4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1:48:13
咏乌代陈师道
作者: 李世民 〔唐代〕
凌晨丽城去,薄暮上林栖。
辞枝枝暂起,停树树还低。
向日终难托,迎风讵肯迷。
只待纤纤手,曲里作宵啼。
诗中描绘了早晨离开美丽的城市,傍晚时分栖息在树林中的情景。鸟儿在树枝上短暂地起飞,随后又低垂下来。它们在阳光下难以寄托自己的心情,迎风时又不愿迷失方向。只待那轻巧的手指,将它们的啼鸣引向夜晚的乐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晨光”、“夕阳”等自然意象在古诗中常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情感的流转。
作者介绍: 李世民(598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诗作以气势宏大、情感真挚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世民治国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灵感的渴望。
《咏乌代陈师道》是一首描写自然与人生的诗,表面上是对鸟儿栖息状态的描绘,实际上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诗人通过对乌代(鸟类)栖息的细致观察,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诗的开头便描绘了城市与自然的交替,显示出一种静谧的美感。接着,鸟儿的短暂飞起与再次低垂,象征着生活中瞬息万变的状态。
诗中“向日终难托,迎风讵肯迷”一句,更是道出了人生的无奈与挣扎,面对希望与挑战,我们常常感到无力。最后一句“只待纤纤手,曲里作宵啼”则点明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以及对未来的向往,仿佛在呼唤着某种温柔的力量,给予生活以温暖的旋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鸟儿的栖息与飞翔,表现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反映出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辞枝”的意思是:
A. 离开树枝
B. 停留树枝
C. 飞向天空
诗人通过鸟儿的形象想表达什么?
A. 自由与希望
B. 生活的无奈
C. 自然的美丽
诗中的“纤纤手”指的是:
A. 强壮的手
B. 温柔的力量
C. 劳动的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诗人同样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理想与人生的感悟,但其侧重于高远的志向与壮丽的山河,而李世民的《咏乌代陈师道》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理解,两者在表达手法与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