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1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11:57
陈侯学诗如学道,又似秋虫噫寒草。
日晏肠鸣不俛眉,得意古人便忘老。
君不见向来河伯负两河,观海乃知身一蠡。
旅床争席方归去,秋水黏天不自多。
春风吹园动花鸟,霜月入户寒皎皎。
十度欲言九度休,万人丛中一人晓。
贫无置锥人所怜,穷到无锥不属天。
呻吟成声可管弦,能与不能安足言。
陈侯学习诗歌就像在修道,仿佛秋天的虫子在寒草中鸣叫。
太阳西沉,肠中鸣响却不皱眉,得意时便忘却古人。
你难道没有看到,河伯曾经负担着两条河流,只有观海的人才知道自己的渺小。
旅途中的床席争相归去,秋水与天空黏在一起,似乎不太多。
春风吹过园子,花鸟都为之动荡,霜月照进门里,寒光皎皎。
十次想要说话,却有九次停住,万众之中,只有一人能理解。
贫穷没有锥子让人怜惜,穷到连锥子都没有,仿佛与天无关。
呻吟声可供乐器演奏,能与不能,又有什么值得一谈的呢?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擅长诗歌、词、文,尤其以豪放、清新而著称。黄庭坚的诗歌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常融入哲理思考。
《赠陈师道》为黄庭坚所作,写于其与陈师道交往期间。黄庭坚通过此诗表达对朋友的欣赏与鼓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理解。
这首《赠陈师道》以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中开头两句便将诗歌学习与修道相提并论,显示出诗歌在作者心中的崇高地位,赋予了诗歌一种追求真理与智慧的使命感。诗的中间部分,通过河伯和蠡的比喻,揭示出人对宇宙的渺小与追求的艰难,暗示诗歌创作的孤独与不易。
在描绘自然景象时,作者用“春风吹园动花鸟”和“霜月入户寒皎皎”展现出四季更替的美丽与无常,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感慨。最后几句则通过对贫困与声音的反思,表达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追求,强调了个体存在的无足轻重与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对朋友的关心与鼓励,显示了黄庭坚对人生与艺术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深度。
这首诗表达了对学习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个体在追求艺术与理想中的孤独与无奈。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生活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洞察与对友谊的珍视。
陈侯学习诗歌的比喻是与什么相似?
“十度欲言九度休”表达了什么?
“君不见向来河伯负两河”中的“河伯”指的是什么?
这两首诗与黄庭坚的《赠陈师道》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涉及了诗人与人生、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