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5:04
作者: 杨玉衔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入地沈沈,切云岌岌,明福潜光重灿。
岸帻吟风,投簪遁世,有约罗浮虚愿。
海雪堂空,二雅音微,一琴血溅。
算南冠不死,红羊劫后,流花波咽。
曾见说名士天涯,蛮娘云亸,犵鸟獐花昏旦。
撄锋免胄,结带殉缨,惹起琅玕镌怨。
晞发楚魂,栉沐高凉,芳薰钗钿。
况弁髦非敝,膏泽留遗手篆。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沉而又美丽的意境,表达了对名士风采的赞美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诗中提到“入地沈沈,切云岌岌”,形容大地的深邃与天空的高远,后面的“明福潜光重灿”则暗示了明亮的福气在潜藏而又光辉。接着,诗人描绘了岸边吟风的情景,体现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海雪堂空,二雅音微,一琴血溅”则表现出一种孤寂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已经逝去。之后的“算南冠不死,红羊劫后,流花波咽”则表达了对名士永存于世的期待,尽管经历了红羊劫难,但仍然有流花般的情感在涌动。
接下来,诗中提到“曾见说名士天涯”,表达了对名士的怀念,诗人将自己与名士相提并论,感慨时光的流逝与空间的遥远。“撄锋免胄,结带殉缨”则描绘了一种无畏的精神,尽管身处逆境,仍愿意保留自己的尊严与信念。
最后的“况弁髦非敝,膏泽留遗手篆”,表达了对过去的珍惜与怀念,尽管经历了风雨,仍然希望留下美好的印记。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著名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古代名士的怀念。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之美,常常借古喻今。
创作背景: 本诗是为冼玉清教授题的手拓作品,表现了对古代名士精神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古典诗词的韵律,字句间的对仗和节奏感,使得整首诗读来既有音韵美,又有画面感。诗中所描绘的意象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又深沉的画面。诗人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动,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望。
尤其是“算南冠不死,红羊劫后,流花波咽”这一句,极具动感与生命力,展现了即使经历了重重磨难,名士的精神和情感依然能够在心中涌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怀的结合,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的坚定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探讨了名士精神的永恒与个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深邃的文化内涵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冠”象征什么?
“撄锋免胄”中的“撄锋”是什么意思?
诗歌中表达了对哪种境界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