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9:32
白马顿红缨,梢球紫袖轻。
晓冰蹄下裂,寒瓦杖头鸣。
叉手胶粘去,分鬃线道絣。
自言无战伐,髀肉已曾生。
白马停下了脚步,红色的缨绳随风摇曳,
轻盈的紫色袖子在球场上飘动。
清晨的冰层在马蹄下裂开,
寒冷的瓦片在杖头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双手交叉紧握,仿佛要离去,
分开的鬃毛像是道道彩绳。
自言自语说不再有战争,
我们已经长出了肥肉。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白马”、“寒瓦”等意象可以联想到古代骑兵和战斗场景,而“髀肉已曾生”则可能反映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暗示着在战乱中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张祜,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的感情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风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的战乱和社会动荡有关,作者通过描绘马球运动的场景,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倦。
这首诗以生动的场景描绘了马球运动的魅力,开篇通过“白马顿红缨”展示了运动员与马匹之间的紧密联系,而“梢球紫袖轻”又表现了运动员的灵动与优雅。接着,诗人描绘了清晨的冰雪与寒冷,营造出了一种宁静但又略显寒意的氛围。这样的对比突出了运动的活力与周遭环境的冷清。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叉手胶粘去”展现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似乎是想要逃离战乱的纷扰。最后一句“自言无战伐,髀肉已曾生”则是对和平生活的期盼,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与对战争的厌倦。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描绘运动场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态度的深思,展现了张祜诗歌的多层次性和深邃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在战乱时代对人性、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运动与生命活力的赞美。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白马顿红缨”中“红缨”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髀肉已曾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