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浮远堂二首

《浮远堂二首》

时间: 2025-08-01 16:30:37

诗句

我生家住浙江西,不见江山自是痴。

浮远堂前今日望,画图待我看潮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6:30:37

浮远堂二首

原文展示:

我生家住浙江西,不见江山自是痴。
浮远堂前今日望,画图待我看潮时。

白话文翻译:

我出生在浙江的西部,从未见过壮丽的江山,心中自然感到痴迷。今天站在浮远堂前远望,心里期待着能够看到潮水的景象。

注释:

  • :出生。
  • 家住:家在。
  • 浙江西:指浙江省的西部地区。
  • 不见江山:没有见到壮丽的山河,表达对美景的向往。
  • 自是痴:自然感到痴迷、痴心。
  • 浮远堂前:浮远堂是诗人所处的地方。
  • 今日望:今天的眺望。
  • 画图:指期待看到的美丽景色。
  • 看潮时:指潮水上涨的时刻,潮水的变化也是自然的一种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袤,字子岳,号浮远,宋代诗人,生于浙江,擅长诗文,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尤袤的晚年,正值他对自然风物的深刻感悟时期。诗人在浮远堂的静谧环境中,心中充满了对美景和自然的渴望。

诗歌鉴赏:

《浮远堂二首》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渴望。首句“我生家住浙江西”,以自述的方式引入,展现了诗人的身份和地域背景。诗人自谦“自是痴”,表达了对周围美好景色的向往之情。浮远堂前的“今日望”,则是诗人观察自然景色的时刻,体现了诗人对潮水变化的期待,暗含着对生命流转和自然美的赞叹。

整首诗语调清新,情感真挚,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对自然景观的向往。通过浮远堂这一具体的地点,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不仅是对潮水的期待,更是对生活中点滴美好的珍视,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生家住浙江西”:自述出身,表明诗人生活的地域。
  2. “不见江山自是痴”:流露出对壮丽江山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无奈和痴迷。
  3. “浮远堂前今日望”:地点的具体化,指向当下的观察。
  4. “画图待我看潮时”:期待看到潮水的景象,暗示对自然美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对自然美的渴望比作“画图”,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展现了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远堂:象征着一个静谧的观察点,代表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眷恋。
  • 潮水:象征着生命的变化和自然的律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出生在哪里? a) 浙江东
    b) 浙江西
    c) 浙江南
    d) 浙江北

  2. 诗中提到的“浮远堂”代表了什么? a) 诗人的家乡
    b) 观察自然的地方
    c) 诗人的学校
    d) 诗人的朋友家

  3. 诗中“看潮时”暗示了什么? a) 对时间的珍惜
    b) 对潮水的好奇
    c) 对自然美的向往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浙江西
  2. b) 观察自然的地方
  3. c) 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泊船瓜洲》王安石: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 《静夜思》李白:通过月光描写,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比较尤袤的《浮远堂二首》和李白的《静夜思》,前者更注重对自然的观察与期待,后者则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却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尤袤生平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种野花韵诗 次赵民瞻韵 次韵朱少章潭雷锋马上口占 次韵朱少章潭雷锋马上口占 次韵重九登慈恩雁塔帅漕见邀 次韵宇文赠赵宿州 次韵宇文白云山 次韵宇文白云山 次韵夜闻鹅鸭声二物自淮甸至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格物穷理 得胜葫芦 在色之戒 担戴不起 包含比的词语有哪些 彐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包含刮的词语有哪些 芒草 细针密缕 霞襦 藉结尾的成语 遗训可秉 高字旁的字 诈瞽徉聋 魚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柳昏花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