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种梅

《种梅》

时间: 2025-04-30 20:42:28

诗句

隐论冲寂澹生涯,芍药缨桃厌艳华。

剔乱剪毓疏影瘦,临溪只合种梅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2:28

原文展示:

隐论冲寂澹生涯,芍药缨桃厌艳华。剔乱剪毓疏影瘦,临溪只合种梅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隐约谈论着一种清淡而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对华丽的花朵(如芍药和桃花)感到厌倦,选择在溪边种梅花,体现了他对简约美的向往。

注释:

  • 隐论:隐约地谈论,指不直接表露。
  • 冲寂澹生涯:指一种清淡、宁静的生活状态。
  • 芍药:一种艳丽的花,象征华丽。
  • 缨桃:桃花的花缨,象征繁华和美丽。
  • 剔乱剪毓:清理杂乱,修剪花木的动作,体现对生活的整理。
  • 疏影瘦:指植物的影子纤细而清晰,暗示一种清新的美感。
  • 临溪:靠近溪水,营造出宁静的自然环境。
  • 种梅花:种植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内敛的品格。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坚韧、高洁和淡泊,因此诗人选择种梅花,暗示了他对内心宁静和高尚品德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淡雅。
  • 创作背景:在宋代,士人多追求一种理想化的生活方式,诗中反映了对物质繁华的厌倦与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诗歌鉴赏:

《种梅》是一首以清淡自然为主题的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华丽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追求。开篇的“隐论冲寂澹生涯”便透出一种隐逸的气质,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芍药缨桃厌艳华”则揭示了他对繁华美丽的反感,芍药和桃花是典型的艳丽花卉,象征着浮华与喧嚣,诗人通过对比,显示出他内心对宁静和高洁的向往。

“剔乱剪毓疏影瘦”描绘了诗人修剪花木的场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的关照,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整理。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对生活的认真态度,强调了简朴生活的美好。最后一句“临溪只合种梅花”则回归到主题,梅花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坚韧和高洁,诗人选择在溪边种植梅花,意味着他希望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隐论冲寂澹生涯”:隐约谈论着一种宁静的生活。
    2. “芍药缨桃厌艳华”:对华丽的花朵感到厌倦。
    3. “剔乱剪毓疏影瘦”:整理自然,修剪清瘦的花木。
    4. “临溪只合种梅花”:在溪边种梅花,体现清淡高洁的理想。
  •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对比华丽与宁静、繁华与简约,增强了主题的深度。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物质繁华的厌倦和对精神宁静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追求高洁、淡泊的理想生活。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
  • 溪水:代表宁静、自然。
  • 芍药、桃花:象征浮华、喧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芍药和桃花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厌倦
    C. 无所谓

  2.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 A. 浮华
    B. 高洁
    C. 悲伤

  3. 诗人选择在溪边种梅花,主要反映了他对什么的追求? A. 财富
    B. 宁静
    C. 权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鸟鸣涧》比较,两首诗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刘学箕更强调内心的宁静,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主家祠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 其十 览古四十二首 其三 览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五 衮马图 览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二 蹋蹴篇 杀虎行 听莺曲 赠王左丞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人向隅,满堂不乐 此中多有 变起萧墙 包含集的成语 厂字头的字 包含等的词语有哪些 枉人 足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悉心竭力 耂字旁的字 启伐 鸿鹄高翔 兵贵神速 往逝 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韦字旁的字 桴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