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2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2:01
云居山咏二首
作者: 常慧 〔明代〕
半肩风雨半肩柴,
竹杖芒鞋破碧崖。
刚出岭头三五步,
浑身都被乱云埋。
经行仿佛近诸天,
月上山衔半缺圆。
听得上方相对话,
星辰莫阂五峰巅。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云居山上的所见所感。诗的开头,诗人一肩挑着风雨,一肩挑着柴火,表现出一种行走在山路上的艰辛。接着,诗人提到自己使用竹杖和芒鞋,在陡峭的崖壁上行走,显示出他在自然环境中的孤独与坚韧。刚走出山岭几步,便被四周的乱云所笼罩,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感受到一种接近天际的感觉。月亮在山顶上显得不完整,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人自身的渺小。最后,诗人听到上方有声音传来,似乎是星辰之间的对话,表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作者介绍:
常慧,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景物,抒发个人情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云居山时,作者在山中游历,感受到自然的雄伟与渺小的自我。创作目的在于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山水诗的传统。
常慧的《云居山咏二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心的渺小。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诗人艰难跋涉于云居山的情景,仿佛将读者带入那种风雨交加的山野之中。诗的开头,诗人一肩风雨一肩柴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在自然中行走的艰辛。接着,诗人描述了刚出岭头几步便被乱云埋没的感觉,显示了他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以及自身的渺小。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则转向对自然的思考,月亮的缺失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变化。而星辰间的对话则引发了对生命哲学的思索,诗人似乎在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对话不仅是自然的声音,也可能是自我内心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宇宙的敬仰与思考。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对话,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体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深刻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半肩风雨半肩柴”表现了什么情感?
A. 轻松愉快
B. 艰难困苦
C. 心旷神怡
D. 无忧无虑
填空题:诗人用__和__来行走在崖壁上,表现出他的简朴与坚韧。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A. 对
B. 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庐山谣》中,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加强调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而常慧则在细腻中透出一种沉静与深思。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云居山咏二首》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