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诗三百三首 其五十八

《诗三百三首 其五十八》

时间: 2025-05-02 08:16:26

诗句

我见百十狗,个个毛鬇鬡。

卧者渠自卧,行者渠自行。

投之一块骨,相与啀喍争。

良由为骨少,狗多分不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6:26

原文展示:

我见百十狗,个个毛鬇鬡。
卧者渠自卧,行者渠自行。
投之一块骨,相与啀喍争。
良由为骨少,狗多分不平。

白话文翻译:

我看到一百多只狗,每只狗的毛发都是蓬松的。
躺着的狗就自己躺着,走动的狗就自己走动。
我扔了一块骨头,狗们争着吵嚷。
这都是因为骨头太少,狗太多,分配不公。

注释:

  • 鬇鬡:形容狗毛蓬松的样子。
  • :指代“它们”,这里用来指代狗。
  • 啀喍:争吵、争夺的声音。
  • 良由:正因为。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体现了社会中的竞争与不平等。诗中通过狗的争斗隐喻了人间的争夺与分配不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寒山,唐代诗人,隐士,常常在山中吟咏,作品多以自然景象和世态人情为主题,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禅意。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社会动荡和竞争激烈的唐代,反映了当时人与人之间竞争的残酷和资源短缺带来的争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三百三首 其五十八》以狗为题,表面上似乎是在描绘一群狗争食的场面,实际上却深刻地反映出社会的竞争与不公。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狗的状态,展示了它们的生活状态,既有生动的描写,又营造出一种生动的场景感。接下来,诗人通过投掷骨头引发狗的争斗,暗喻人们在资源稀缺的环境中为了生存所展开的争斗,体现了人性中的贪婪和竞争心理。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狗的观察,传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尤其是“良由为骨少,狗多分不平”,一句,直接道出社会竞争中的不平等,令人深思。诗人在描写具体事物的同时,将其升华至对人类社会的反思,展现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见百十狗:诗人通过“我见”直接引入场景,带有亲身观感,增强了生动性。
  2. 个个毛鬇鬡:形容这些狗的外貌,强调它们的生机与活力。
  3. 卧者渠自卧,行者渠自行:表现狗的自我状态,生动展现它们的生活习性。
  4. 投之一块骨:引入冲突的起因,简单而富有张力。
  5. 相与啀喍争:强调争斗的激烈,传达出竞争的本质。
  6. 良由为骨少,狗多分不平:揭示了争斗背后的社会现实,深刻而具批判性。

修辞手法:

  • 拟人:狗被赋予了人的特性,使其行为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卧者渠自卧,行者渠自行”,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狗的争斗隐喻人类社会中的竞争与不平等。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反映社会竞争与资源分配的不公,表现人性中的贪婪和争斗,从而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的思考与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人性中的本能与贪婪。
  • 骨头:象征资源,体现社会竞争的核心。
  • 争斗:象征着社会中的不公平与竞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 A. 猫
    • B. 狗
    • C. 鸟
  2. 诗中提到的“骨头”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友谊
    • C. 食物
  3.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和谐
    • B. 竞争与不平等
    • C. 自然风光

答案: 1.B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反映孤独与思乡之情。
  • 《登高》(杜甫):描绘人生苦难与社会现实。

诗词对比:

  • 《黄鹤楼》(崔颢)与本诗都反映了对社会的思考,但前者更偏向于对历史的感慨,而本诗则关注于当下的竞争与不平等。

参考资料:

  • 《寒山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再游飞云洞 和袁明府枚留别杭州 和简斋夫子自挽诗 媚香楼歌 征程 登高示诸弟妹 巫峡道中 登韬光寺 浪淘沙·目送楚云空 泮水荷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毫无疑问 丶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四点底的字 通绰 专员 才广妨身 前途未卜 熟魏生张 抖擞精神 牵四挂五 轻躁 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