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3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33:31
三峰精舍
作者: 王鸣盛 〔清代〕
山径缘遥翠,微钟度远岑。
寺门一水曲,殿角万松阴。
花雨诸天近,昙云古洞深。
好参黄檗义,半偈净尘心。
这首诗描绘了三峰精舍的幽静环境和深远的哲理意蕴。山间小路蜿蜒向远方,远处隐约传来钟声;寺庙的门前溪水轻轻弯曲,庙宇的角落被万千松树的阴影覆盖。花雨飘落,仿佛可以触及天空,昙花与古洞的深邃交织在一起。诗人提到要参悟黄檗宗的义理,以半句偈语来净化自己的心灵。
王鸣盛,清代诗人,生于嘉庆年间,以山水诗和佛教诗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佛理的思考,常常在作品中融入哲理性的思考。
《三峰精舍》创作于王鸣盛隐居于山林之际,诗中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佛教思想的深入探讨。三峰精舍为他修身养性、参悟哲理的理想之地。
《三峰精舍》是一首具有浓厚山水意境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深邃的境地。首联描写了山间小径的清幽和远处传来的钟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能听见山林间的细微声音,心灵也随之得到洗涤。次联则通过寺门前的水流和万松的阴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意境,水的流动与松树的静默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内心的安宁与自然的和谐。
第三联“花雨诸天近,昙云古洞深”,将自然景色与哲理思考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花雨轻落,仿佛是来自天界的恩赐,而昙云则象征着短暂而美丽的生命,暗示着对生命无常的感悟。最后一联提到黄檗义和半偈,表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追求,希望借此净化尘心,达到理想的心灵状态。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佛教教义的追求。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反映出一种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微钟”指的是什么?
A. 远处的钟声
B. 近处的钟声
C. 寺庙的钟
D. 自然的声音
“殿角万松阴”中,“松”字象征着什么?
A. 短暂
B. 宁静
C. 快乐
D. 忧伤
诗中提到的“黄檗义”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佛教的教义
C. 诗的结构
D. 自然景观
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鸣盛《三峰精舍》的“山径缘遥翠”形成对比,前者强调攀登与壮志,后者则表现出对宁静与内心世界的追求,反映了不同的诗人情怀与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