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东林寺

《东林寺》

时间: 2025-04-27 12:44:14

诗句

谈易翻经宰木春,三生犹自袅烟熏。

客尘长隔虎溪水,劫火不侵香谷云。

老矣懒供莲社课,归哉忺读草堂文。

山头一任天灯现,个事何曾落见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44:14

原文展示:

东林寺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谈易翻经宰木春,
三生犹自袅烟熏。
客尘长隔虎溪水,
劫火不侵香谷云。
老矣懒供莲社课,
归哉忺读草堂文。
山头一任天灯现,
个事何曾落见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东林寺的感受与思考。前两句提到谈论《易经》的乐趣,春天的气息弥漫,其间的烟雾缭绕,仿佛在熏染着三生三世的缘分。接着,诗人感慨尘世的纷扰将自己与虎溪的清水隔绝,火灾也无法侵扰到香谷的宁静云雾。年纪已大,懒得参加莲社的课业,宁愿回到草堂中阅读书籍。最后,山顶的灯火在夜空中闪亮,生活中的琐事又有多少是值得留意的呢?

注释:

  • 谈易: 指的是讨论《易经》,古代经典之一。
  • 宰木春: 春天时节,宰割木材,暗指农事繁忙。
  • 三生: 可能指的是人生的不同阶段或者前世今生的缘分。
  • 客尘: 指外界的纷扰与尘世的喧闹。
  • 虎溪: 可能是指某个地名,象征清静之地。
  • 劫火: 指自然灾害的火灾。
  • 香谷云: 指香气四溢的谷地与云雾缭绕的环境。
  • 莲社: 一种宗教社团或信仰团体。
  • : 表示安静、宁静。
  • 草堂文: 可能指的是草堂中的经典文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多描写自然、田园,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作为一个士人,范成大在文学创作上受到了深厚的儒家思想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政治动荡,社会动乱,作者在东林寺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反映出他对世事的淡泊与对文化的热爱。

诗歌鉴赏:

范成大的《东林寺》是一首带有哲理性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东林寺的自然景色与个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尘世的超脱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开篇提到《易经》,便奠定了诗的文化底蕴,暗示诗人对智慧与哲学的探讨。接着,春天的气息与袅袅的烟雾交织,形成了一种恬静而又深邃的氛围。

“客尘长隔虎溪水”一句,生动地传达了作者对世俗喧嚣的厌倦与对清幽环境的渴望。虎溪水的清澈与尘世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心中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接下来的“劫火不侵香谷云”,则进一步强调了外界的灾难与内心的安宁,显示出一种人生态度:在困境中寻找心灵的庇护。

后半部分的“老矣懒供莲社课”,表达了诗人对宗教活动的疲倦,选择回归个人的阅读与思考,展现了他对于人生的洒脱态度。最后一句“个事何曾落见闻”则是对人生细节的淡然,强调了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往往是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思。

这首诗不仅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谈易翻经宰木春: 描述春天时节,作者与他人讨论《易经》的情景,表现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2. 三生犹自袅烟熏: 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似乎与三生三世的缘分相连,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哲理。
  3. 客尘长隔虎溪水: “客尘”象征外界的喧嚣,暗示与虎溪的清水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对宁静的向往。
  4. 劫火不侵香谷云: 表现出即使在外界灾难中,内心的宁静依旧不受影响,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5. 老矣懒供莲社课: 表达出年老对宗教活动的倦怠,倾向于回归个人的思考与学习。
  6. 归哉忺读草堂文: 诗人选择在草堂中安静地阅读,体现出对文化的追求。
  7. 山头一任天灯现: 描述山顶的灯火,象征着希望与启迪。
  8. 个事何曾落见闻: 反思生活的琐事,表达出对世俗的淡然与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 “三生犹自袅烟熏”中,烟雾象征着缘分与时间的流逝。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劫火不侵香谷云”中,火灾与云雾仿佛有了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尘嚣的超然与内心平静的向往,反映出他对文化的热爱与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东林寺: 象征着宁静与修行的场所。
  2. 虎溪水: 表达出清澈与安宁的意象。
  3. 莲社: 代表宗教信仰与集体活动。
  4. 天灯: 象征希望与指引。
  5. 草堂: 表达出个人的学习与思考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范成大的《东林寺》主要讲述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世俗的厌倦
    c. 心灵的追求与哲理思考
    d. 以上皆是

  2. “劫火不侵香谷云”中的“劫火”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灾害
    b. 心灵的烦扰
    c. 外界的纷扰
    d. 生活的琐事

  3. 诗中提到的“莲社”主要代表什么?
    a. 个人的生活
    b. 宗教信仰与集体活动
    c. 自然景色
    d. 文化传承

答案:

  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东林寺》与《庐山谣》:
    • 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色,但《东林寺》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哲理思考,而《庐山谣》则更多表现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 《范成大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顿二主簿时在县界首部夫凿石塘河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 和王明之雪 和程德裕颂五首 题伯时画顿尘马 金陵 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 寄黄从善 木兰花令 定风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苍老 包含膈的词语有哪些 晚熟 癶字旁的字 弯弯曲曲 祸国殃民 折文旁的字 宿学 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疋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访猎 笔老墨秀 严烈 少头没尾 闲居无聊 立字旁的字 包含粒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