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8:10
虫声
作者: 孔广根 〔清代〕
树杪秋声已不禁,那堪四壁动商音。
咽残怨绿愁红地,冷入劳人思妇心。
豆叶翻风篱落晚,苔花蚀雨寺门深。
一樽自引舒清啸,助尔长吟更短吟。
秋天的虫鸣在树梢上不断响起,四周的墙壁也传来阵阵的商音。
残余的怨恨伴随着绿色的愁苦和红色的忧伤,冷冷地刺入劳作的人和思念妻子的心中。
豆叶在晚风中翻动,篱笆旁显得格外幽静;青苔在雨水中侵蚀着寺门,显得更加深沉。
我独自一人引杯舒畅地高歌,助你长吟更短的歌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商音”一词可以联想到古代音乐的情感表现,表现出诗人对秋天的感怀与思绪。
作者介绍:
孔广根,清代诗人,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人物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孔广根生于动乱的清代,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创作背景:
在清代的社会环境中,诗人面临着个人情感与社会动荡的双重压力,诗作《虫声》表达了对秋季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情冷暖的深切思考。
《虫声》以秋天的虫鸣为引,构建出一种沉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首联“树杪秋声已不禁”,直接引入了秋天的元素,表现出秋季的不可抗拒与虫声的悠远,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意境。接着“咽残怨绿愁红地”,诗人通过色彩的对比,描绘了情感的复杂,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状的无奈。
后两联则通过豆叶、苔花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与对人事变迁的思考。最后一句“一樽自引舒清啸”,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时的洒脱和从容,虽然内心充满思绪,但仍愿意以酒助兴,发出清啸,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揭示了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展现出诗人对秋天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的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秋天的感慨与对人事无常的思考。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孤独、思念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表现出内心的孤独?
“豆叶翻风”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中,也有对孤独与思念的表达,但更具豪情与壮丽。而孔广根的《虫声》则多了一份细腻的观察与内心的自省,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