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7:13
九载功成驾鹤骈,空遗丹灶冷无烟。
衣冠昔日犹埋冢,鸡犬当时亦上天。
高步瑶池观日月,几经沧海变桑田。
可怜黄野归来晚,留与人间作地仙。
经过九年的努力,我终于如愿以偿,乘鹤而去,留下的丹灶却冷冷清清,没有了烟火。
昔日我身着华丽衣冠的场景,如今只能埋葬在坟墓里;当时的鸡犬也都随着我一起升天。
我曾高步于瑶池,观赏日月的变迁,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巨变。
可怜的是,我在黄土高原归来得太晚,只能留在人间,成为一个地仙。
诗中提到的“瑶池”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女儿村的神仙居所,象征着长生久视的理想;“沧海变桑田”出自《庄子》,意指世事变化无常,人生如梦;“鸡犬”在古文中常代表家庭的日常生活与平凡。
孙载,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风格质朴,有着深厚的道家思想。
本诗写于作者对人生的反思之际,感受到功成名就后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曾经辉煌的追忆。
这首《葛仙洞》通过描绘作者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以“九载功成”引入,展现了作者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就,但紧接着的“空遗丹灶冷无烟”则传达出一种失落感,意味着虽然达成了目标,却留下了空虚的内心。接下来的“衣冠昔日犹埋冢”,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无情和世事的变化,昔日的荣华富贵如今已化作尘埃。诗中“高步瑶池观日月”,则表现出诗人曾经追求的理想境界,令人向往,但“几经沧海变桑田”却突显了人生的不易与变幻无常。
结尾的“可怜黄野归来晚,留与人间作地仙”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悲哀,虽然可以留在人间,但已无法再回到那种超脱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以及在时光流逝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惋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人生的追求与反思,通过诗人的经历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在时间长河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惋惜。
诗中提到的“九载”是指多长时间?
“沧海变桑田”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衣冠昔日犹埋冢”中的“埋冢”意指什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孙载的《葛仙洞》更侧重于对人生的反思与无奈,而李白则更强调享乐与豪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不同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