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夜思

《夜思》

时间: 2025-05-08 16:36:08

诗句

江边鸬鹚鸣,栖我屋南树。

夜深风霜寒,呼鸣自相语。

树头鸦翼动,树杪雁行度。

朦胧见江山,一一翻飞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6:36:08

原文展示:

夜思 张耒 〔宋代〕 江边鸬鹚鸣,栖我屋南树。 夜深风霜寒,呼鸣自相语。 树头鸦翼动,树杪雁行度。 朦胧见江山,一一翻飞去。

白话文翻译:

江边的鸬鹚在鸣叫,栖息在我屋南的树上。 夜深了,风霜寒冷,它们呼叫着相互交谈。 树梢上的乌鸦翅膀在动,树顶上的雁群飞过。 朦胧中看到江山,一只只翻飞而去。

注释:

  • 鸬鹚:一种水鸟,善于潜水捕鱼。
  • 树杪:树梢。
  • 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描绘夜晚江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深沉的思绪。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张耒晚年,当时他因政治斗争被贬,诗中通过对夜晚江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晚江边的静谧景象,通过鸬鹚的鸣叫、风霜的寒冷、乌鸦和雁群的动态,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远方的向往。诗中的“朦胧见江山,一一翻飞去”一句,既描绘了景物的动态美,也隐喻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过往的回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边鸬鹚鸣,栖我屋南树。” — 描绘江边的鸬鹚在鸣叫,栖息在诗人屋南的树上,营造出夜晚的宁静氛围。
  2. “夜深风霜寒,呼鸣自相语。” — 夜深了,风霜带来寒意,鸬鹚的鸣叫仿佛在相互交谈,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3. “树头鸦翼动,树杪雁行度。” — 树梢上的乌鸦翅膀在动,树顶上的雁群飞过,描绘了夜晚的动态景象。
  4. “朦胧见江山,一一翻飞去。” — 朦胧中看到江山,一只只鸟儿翻飞而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过往的回忆。

修辞手法:

  • 拟人:鸬鹚的鸣叫被拟人化为“呼鸣自相语”,赋予了它们人的情感。
  • 对仗:“树头鸦翼动,树杪雁行度”中的“树头”与“树杪”,“鸦翼动”与“雁行度”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江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深沉的思绪。

意象分析:

  • 鸬鹚:象征着孤独和自由。
  • 风霜:象征着寒冷和艰难。
  • 乌鸦和雁群:象征着变迁和远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鸟是? A. 鸬鹚 B. 鹤 C. 鹭 D. 鹰 答案:A

  2. 诗中“朦胧见江山”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迷茫 D. 平静 答案:C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排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描绘江边景象,但风格更为豪放。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夜思》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张耒的诗更为简洁自然,而杜甫的诗则更为深沉悲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张耒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查询

西楼晚眺 竹亭纳凉 题画小景 如梦令 戏和李易安 玉楼春 春暮 兰雪集 从军行 左虞醉卧小斋漫赠二首 其二 左虞醉卧小斋漫赠二首 其一 落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包含漠的词语有哪些 杂木 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轻怜痛惜 颤颤巍巍 癶字旁的字 县尊 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齒字旁的字 睥睨窥觎 烦狱 帅行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肉字旁的字 唯阿之间 话长说短 斧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