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5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55:10
夕峰褪日半钲多,
秋汉吹云一絮过。
寂寂庭松今两月,
鹤雏去尽只留窠。
夕阳西下,山峰的轮廓在余晖中显得模糊,秋风吹动着天上的云彩,像一片轻飘的絮。庭院里的松树在这静谧的夜晚下已经两个月没有生气,只有空空的鹤巢留在这里,鹤雏已经全部飞走了。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典故,但提到的“鹤”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长寿与高洁,诗中鹤雏的离去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孤寂。
杨万里(公元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注重生活的真实感受。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杨万里在夕阳西下时独自欣赏自然景色,感受到秋天的静谧与孤独,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以夕阳和秋风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开头的“夕峰褪日半钲多”将读者带入一个黄昏的意境,夕阳渐渐沉没,光线变得柔和而模糊,似乎在暗示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描绘了秋天的天空,轻柔的秋风吹动着云朵,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
而后两句则转向庭院,描绘了松树的冷清和鹤巢的空荡。诗中“鹤雏去尽只留窠”不仅展现了鸟儿的离去,更深层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鹤作为高洁的象征,其幼崽的离去使得这一象征也变得空虚,仿佛在诉说生命中的无常与变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情感的渗透,传达出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孤独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杨万里作为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孤独的深刻体验,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诗中的“夕峰”指的是哪个时段的山峰?
A. 早晨
B. 正午
C. 黄昏
D. 深夜
“秋汉”在诗中是指什么?
A. 秋天的天空
B. 秋天的河流
C. 秋天的山峰
D. 秋天的花朵
诗中提到的“鹤雏”象征什么?
A. 纯真与希望
B. 努力与奋斗
C. 逃避与孤独
D. 幸福与欢乐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杨万里的《荔枝堂夕眺》都是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但前者更注重壮丽的景色和豪情,后者则更加细腻,强调内心的孤独与思考。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前者激昂,后者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