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3:17
别赋一首
作者: 刘克庄
平芜尽处即沧溟,身寄区中等一萍。
种杞菊翁犹老健,插茱萸伴半凋零。
去年勅设尘飞鞚,今日村酤草塞瓶。
却笑痴人妄分别,何人未必胜刘伶。
在平坦的原野尽头便是深邃的海洋,我的身躯却像一片漂浮的浮萍。种植杞菊的老翁仍然健在,插着茱萸的花却已经凋零了一半。去年我曾因尘埃飞扬而设立的鞚具,如今却已被村里的草酒填满了瓶子。面对这些,我不禁要笑那些痴人妄想分别,谁又能胜过刘伶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孟浩,号阮江,南宋诗人,以其独特的豪放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别赋一首》作于南宋时期,诗人面对着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的无常,表现出一种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与洒脱。诗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对周遭环境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
《别赋一首》透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悟。首联以“平芜尽处即沧溟”开篇,设置了一个广阔而孤寂的背景,象征着人生的渺小与孤独。在这无边的原野上,诗人自比为“等一萍”,展现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谦卑。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老翁种植的杞菊与插茱萸的对比,表现出生命的老去与凋零。尽管花草的生命有限,但老翁的坚韧与乐观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希望和坚持。随后,诗人回忆去年的繁华与尘嚣,映照出今日的宁静与简单,似乎在感慨人生的变迁。
最后两句则是对痴人妄想分别的调侃,传达出一种洒脱的态度。诗人以刘伶为引,强调与其纠结于人生的得失,不如欣然面对,享受当下的快乐与自由。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现出对人生的深邃思考与超然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在纷扰的世俗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洒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平芜”指代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荒芜的原野
C. 深邃的海洋
D. 热闹的集市
“却笑痴人妄分别”中“痴人”是指?
A. 理智的人
B. 愚昧的人
C. 年长的人
D. 聪明的人
诗人通过“刘伶”来表达什么情感?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饮酒的厌恶
C.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D. 对孤独的恐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