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3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31:13
银花火树已春容,
贝阙珠宫十二重。
席有嘉宾樽有酒,
车如流水马如龙。
旌旗影暖烘宵烛,
笳鼓声喧侵晓钟。
行乐岂关吾辈事,
梦回推枕起犹慵。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繁华景象:银花般的烟火在春夜中绽放,华丽的宫殿高耸入云。宴席上有许多宾客,酒杯满溢,车如流水、马似飞龙,热闹非凡。旌旗的身影在温暖的烛光中摇曳,笳鼓声喧闹,打扰了清晨的钟声。尽管节日如此热闹,作者却感叹这与自己无关,梦中回想起来,依然懒洋洋地不愿起床。
作者介绍:李錞(约960-1030),字君实,号惭愧,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富有生活气息,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宵节,反映了宋代繁华的节日景象与人们的欢庆心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节日热闹的观察与内心的淡漠。
这首《元夕》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繁华和人们的欢愉。开篇的“银花火树已春容”立即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诗人用明亮的意象勾画出夜空中的烟花,仿佛将春天的生机凝聚在这一刻。接下来的“贝阙珠宫”则引入了华丽的建筑,突显了节日的隆重与奢华。
在宴席上,诗人描绘了“席有嘉宾樽有酒”,显示出热闹的社交场合,人与人之间的欢声笑语在此交织。随后“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比喻,生动地传达了节日的喧嚣与活力。旌旗和乐器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节日的热烈气氛。
然而,最后两句“行乐岂关吾辈事,梦回推枕起犹慵”则带有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无奈,诗人似乎在热闹中感到了一丝孤独与疏离。尽管节日的欢愉弥漫,但他内心似乎并不被这种快乐所感染,反而沉溺于梦中,难以自拔。
整首诗以鲜明的意象与对比,展现了热闹与孤独的矛盾,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探讨了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人在欢庆中的内心孤独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节日是哪一节?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诗中的“车如流水”比喻了什么?
A. 车马繁忙
B. 风景如画
C. 人们懒散
D. 夜晚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