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跋四时景画 夏

《跋四时景画 夏》

时间: 2025-05-04 03:23:34

诗句

繁阴杂树映汀沙,三伏江天自一家。

欲唤扁舟渡云锦,平铺明镜是荷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3:34

原文展示:

繁阴杂树映汀沙,三伏江天自一家。
欲唤扁舟渡云锦,平铺明镜是荷花。

白话文翻译:

繁茂的树影在沙滩上交错映衬,三伏天的江面与天空浑然一体。
想要呼唤小舟渡过如云锦般的水面,明亮的水面上仿佛铺满了荷花。

注释:

  • 繁阴:繁盛的树荫。
  • 杂树:多种树木交错生长。
  • 汀沙:水边的沙洲。
  • 三伏:指夏季最热的时期。
  • 渡云锦:形容水面如同云彩般华丽,像锦缎一样。
  • 平铺明镜:形容水面平静如镜,反射清晰。
  • 荷花:指夏季盛开的荷花,象征着清新与美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荷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清纯、高洁,表现了夏季的美丽与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錞(约960年-1020年),字子昉,号少儒,宋代诗人,以其温婉细腻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夏季,正值三伏天,诗人通过描写江边夏日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轻松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跋四时景画·夏》是一首描写夏季自然景色的诗作,展现了李錞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诗的开头通过“繁阴杂树映汀沙”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夏日景象,阳光透过繁茂的树叶洒在沙滩上,形成了美丽的光影,表现了夏日的热烈与生动。接着,诗人提到“三伏江天自一家”,将江面与天空的界限模糊化,表达了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统一。

在后两句中,诗人用“欲唤扁舟渡云锦”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仿佛在召唤一只小舟,伴随着如云锦般的水波,轻轻滑过。最后一句“平铺明镜是荷花”则以荷花作为画面中的亮点,既展示了夏季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新。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繁阴杂树映汀沙:描绘浓密树影在沙滩的映衬,生动展现夏天的自然之景。
  2. 三伏江天自一家:强调江面与天空的连贯性,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与一体感。
  3. 欲唤扁舟渡云锦:表达诗人对轻松生活的向往,借用舟与水的意象,带出轻快的情感。
  4. 平铺明镜是荷花:以荷花的盛开来点缀画面,象征着夏季的美丽与清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面比作“云锦”,形象地体现出水面的华丽。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夸张:通过“平铺明镜”来强调水面的平静与清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季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的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繁阴: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生机。
  • 江天:代表自然的广阔与无垠。
  • 扁舟:象征着轻松与自由的生活方式。
  • 荷花:象征着高洁、纯真的美好品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繁阴杂树映汀沙”中“繁阴”指的是什么?

    • A. 风
    • B. 树影
    • C. 沙滩
  2. 诗中提到的“三伏”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3. 诗人想要“唤扁舟渡云锦”,这里的“扁舟”象征什么?

    • A. 劳动
    • B. 轻松生活
    • C. 战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李錞的《跋四时景画·夏》,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的诗更为豪放,强调个人情感的释放,而李錞的作品则细腻温婉,更注重对景物的描绘与内心的平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錞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出塞曲十六首 其三 雨后 次韵大人五更山吐月 其三 秋日忆友 吴汉逸家荆 燕京卧病书怀五首 其二 柏香岩 东风第一枝 春雪 赠京尹八首 慕容簿送题宝峰石刻并中秋词以诗谢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贰的词语有哪些 原原本本 年班 耳字旁的字 疼心泣血 山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不讳之朝 五冬六夏 言字旁的字 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风字旁的字 余小子 审校 包含锤的词语有哪些 水酒 包含贲的词语有哪些 思所逐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