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初过海自号甘露灭

《初过海自号甘露灭》

时间: 2025-05-06 19:20:26

诗句

本是甘露灭,浪名无垢称。

欲知遭锁禁,正坐忽规绳。

海上垂须佛,军中有发僧。

生涯何所似,崖略类腾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0:26

原文展示

本是甘露灭,浪名无垢称。
欲知遭锁禁,正坐忽规绳。
海上垂须佛,军中有发僧。
生涯何所似,崖略类腾腾。

白话文翻译

这本是甘露的消逝,波浪的名称没有污垢。
若想知道遭遇了怎样的锁禁,正如坐在这里忽然被束缚。
海上有垂须的佛,军中有剃发的僧人。
人生的经历何似,宛如悬崖上腾飞的云雾。

注释

  • 甘露灭:甘露是指润泽的雨露,这里比喻美好的东西的失去。
  • 无垢称:无垢指没有污垢,称即称呼。
  • 锁禁:被束缚、限制。
  • 规绳:规矩和束缚的绳索。
  • 垂须佛:指佛教形象,长须的佛陀,象征智慧与慈悲。
  • 发僧:剃发的和尚,常指出家修行者。
  • 崖略类腾腾:指人生的经历像悬崖上的云雾一样变幻不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德洪,宋代高僧,以诗词和禅理著称。他的作品多以佛教思想为基础,常涉及人生哲理,展现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洞察。

创作背景

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束缚与解脱的思考。诗中描绘的海与佛、军中僧人等意象,表明了他对信仰与现实的交织感受,可能是受到当时社会动荡影响而产生的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甘露灭”开篇,便引出了主题的悲凉与失落。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如“浪名无垢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而“欲知遭锁禁,正坐忽规绳”则将个人的遭遇与世俗的束缚相连,展现了人在生活中难免遭遇困境与压迫的真实感受。接着,诗中提到“海上垂须佛,军中有发僧”,既表现了信仰的存在,也暗示了在动荡的环境中,精神寄托的重要性。最后一句“生涯何所似,崖略类腾腾”,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仿佛在说人生如同悬崖边的云雾,飘忽不定,令人感慨。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巧妙结合了佛教理念与人生哲学,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本是甘露灭:开头用“甘露”象征美好,暗示其消逝。
  • 浪名无垢称:波涛的名字是纯净的,表现了一种理想的状态。
  • 欲知遭锁禁:想了解被束缚的状态。
  • 正坐忽规绳:意指在安静中突然感受到束缚。
  • 海上垂须佛:海上的佛像,象征着智慧与信仰。
  • 军中有发僧:军中剃发的僧人,代表出家修行的苦行。
  • 生涯何所似:询问人生的经历像什么。
  • 崖略类腾腾:人生的经历如同悬崖上的云雾,变幻不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云雾,形象生动。
  • 对仗:如“海上垂须佛,军中有发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用“甘露”与“佛”象征美好与智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遭遇与内心的挣扎,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信仰的渴望,展现了在困境中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甘露:象征美好与希望。
  • 海浪:象征变化与无常。
  • 佛与僧:象征信仰与内心的安宁。
  • 崖与云:象征人生的变幻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甘露灭”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事物的消失
    • B. 一种饮品
    • C. 自然现象
  2. “生涯何所似”中,诗人想表达的是什么?

    • A. 对人生的迷惘
    • B. 对人生的清晰认识
    • C. 对他人的看法
  3. 诗中提到的“垂须佛”象征什么?

    • A. 义务
    • B. 智慧与慈悲
    • C. 权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但更侧重于思乡之情。
  • 王维《送别》: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对离别的感慨,与释德洪的对人生无常的探讨形成对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永宁诸贤送至鱼凫关 观刈稻纪谚 其二 观刈稻纪谚 其一 宿龙宇寺 云隐林中 箐口关 层台驿 咸阳 游灵泉寺此地有席司谏读书处感怀兴悼一首 孟津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当面错过 双人旁的字 适当其时 机组 包含佛的成语 钦想 包含耗的词语有哪些 片字旁的字 明雅 摧枯振朽 雨卧风餐 没精塌彩 少结尾的成语 甘字旁的字 肉质 谆托 廾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