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0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01:07
原庙衣冠久已灰,
断碑无首卧苍苔。
至今风起云飞夜,
犹想帝魂思沛来。
原来的庙宇和衣冠早已化为灰烬,
断裂的碑石无头地躺在青苔之上。
直到今天,夜晚风起云飞,
依然怀念那位帝王的灵魂来到沛县的情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帝魂”可能指代历史上某位有名的皇帝,其灵魂在这里被怀念。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诗中提到的帝魂可能与刘邦相关,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帝王的敬仰。
作者介绍: 陈孚,元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诗词见长,作品多表现历史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历史遗址或沛县的某个角落吟唱而作,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沉痛思考与追忆。诗中反映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深情。
《沛县歌风台 其三》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沛县昔日的庙宇与遗迹,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开篇的“原庙衣冠久已灰”直指沛县曾经的繁盛,庙宇和士人的衣冠已化为灰烬,象征着历史的无情与岁月的流逝。接着“断碑无首卧苍苔”,进一步加强了历史遗迹的破败与荒凉,也暗示历史的遗忘与沧桑。
“至今风起云飞夜”,在夜空中,风起云飞,带来了些许惆怅的情绪。最后一句“犹想帝魂思沛来”更是点明了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历史帝王的思念与敬仰。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个人的思考,也承载了对历史的集体记忆,展现了诗人对沛县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沉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怀念与思考。诗人通过对沛县遗迹的描绘,传达了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与对历史的敬仰,表现了对故乡的深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帝魂”最可能指代哪位历史人物?
A. 汉高祖刘邦
B. 唐太宗李世民
C. 宋太祖赵匡胤
D. 明太祖朱元璋
“原庙衣冠久已灰”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失落与怀念
C. 幸福
D. 愤怒
诗中“苍苔”主要象征什么?
A. 新生命
B. 时间的流逝
C. 富饶
D.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陈孚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前者更多地表现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故乡的怀念,而后者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两首诗在意象上有所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