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5:57
还乡老于死,举目少耆宿。
邑屋亦或非,所余但乔木。
曩时列鼎家,今不饱半菽。
盛衰迭变迁,何者非陵谷。
羸然九十翁,世故见已熟。
偶能达一理,万事等破竹。
布缝一称衣,藜煮半釜粥。
余年更何为,枕藉糟与麴。
归乡已老,面对死亡,四周几乎没有老朋友。
村里的房屋或许已非昔日模样,剩下的只有高大的树木。
往日家中丰盛,如今却连半碗豆都吃不饱。
荣华富贵交替变迁,有哪样不是高低起伏?
我这九十多岁的老翁,世事已经看得很透彻。
偶尔能领悟一些道理,万事就像破竹般容易。
缝缝衣服,做一餐藜麦粥。
余生还有什么意义,除了靠着酒糟和酿酒的残渣度日?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擅长诗、文、词、赋。他一生致力于爱国,作品多反映家国情怀与个人遭遇,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在经历了多次的政治挫折与个人生活的困顿后,选择归隐乡间,回望自己的一生。诗中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过往繁华的追忆,表达了对现状的无奈与淡泊。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是一首表现人生无常、感叹衰老的诗作。诗人通过回乡的情景,展现了自己在年老时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与对现状的接受。开篇即以“还乡老于死”引入,感叹岁月匆匆,身边的老朋友寥寥无几,生动展现了孤独感。接着,诗人又提到村庄的变化,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只剩下高大的树木,暗示着人事的变迁与自然的恒久。
在诗中,陆游通过自省,表达了对荣华富贵的淡然态度,强调无常的盛衰是人生常态。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他似乎对万事看得很透彻,偶尔能领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这种领悟伴随着对生活的简单追求——缝缝衣服、煮煮粥,体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最后,诗人以“余年更何为”的沉思,表现了对余生的迷茫与无奈,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的反思与哲学思考。整首诗不仅展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传达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主要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岁月无常的感慨。通过对生活的反思,传达了一种对平淡生活的追求和对盛衰无常的淡然态度。
诗中“还乡老于死”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欢欣
B. 孤独
C. 愤怒
D. 忧伤
“盛衰迭变迁”意指什么?
A. 一成不变
B. 不断变化的命运
C. 永远繁荣
D. 固守传统
诗人晚年选择简朴生活的原因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对世事的透彻理解
C. 对权力的向往
D. 逃避责任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陆游的诗更加强调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陶渊明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归属感。陆游在经历了世事的起伏后,对生活的态度趋于淡泊,而陶渊明则是通过田园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