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5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9:59:00
临江仙
作者: 山主 〔元代〕
汉魏周秦文武辈,惺惺使尽机谋。
限临都送北邙居。
绿杨草下,不记挂金鱼。
回首释迦离宝位,明明识破荣枯。
仲春八月帝升踰。
雪山南面,独坐证真如。
这首诗谈到汉、魏、周、秦时期的文人和武将们,个个聪明,谋略尽出。
我在临都送别北邙的友人。
在绿杨和草地的掩映之下,心中却不再牵挂金鱼的事。
回首释迦佛离开了他宝座,清楚地看透了荣华与衰败。
仲春八月,天帝的升天时刻已然来临。
我独坐在雪山南面,见证真理的本质。
山主(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哲思。
本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
《临江仙》是一首哲理深邃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引发对人生的深思。开篇回顾汉魏周秦的文人武将,展现他们的聪慧与策略,暗含对历史的敬畏与思索。接着,诗人描绘了在临都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的释然与超脱,尤其是在绿杨草下的闲适,似乎是对世俗繁华的淡泊。
进一步地,诗人提到释迦佛的离开,强调了对荣华富贵的看破,同时表达了对真理的渴求。在仲春八月的时节,天帝升天的象征,反映了宇宙轮回与自然法则的不可逆转。最后,诗人独坐雪山南面,似乎在追寻更高的精神境界,强调对真理的追求与证悟。
整首诗在意象上结合了历史、自然与哲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真理的向往,情感深沉而内敛,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个人的对比,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真理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寻精神自由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北邙”指的是什么?
A. 山脉
B. 葬地
C. 城市
诗人对“金鱼”的态度是?
A. 追求
B. 忽略
C. 珍视
“仲春八月”象征什么?
A. 新生活的开始
B. 宇宙的轮回
C. 个人的孤独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