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5:23
老死儒生习未除,
残膏分得燎原馀。
一枝冷焰摇清夜,
要读生前未了书。
这位老儒生直到临终时仍未能摆脱旧习,他所留存的残余知识如同余火般微弱。夜深人静时,他手中的一枝冷焰摇曳着,仿佛在诉说他生前未能完成的读书之愿。
诗中提到的“儒生”反映了宋代对于教育和儒家思想的重视。“残膏”则可联想到古代夜晚用油灯照明的情景,象征着知识的微弱和未竟的事业。诗的情境通过“摇清夜”营造出一种孤独且思考的氛围,表现出对未完成理想的惋惜。
缪鉴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北宋,卒于南宋,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见长,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鬼灯檠花》创作于缪鉴晚年,反映了他对自己一生学术追求的回顾与思考。诗中表现出一种对旧习难以摆脱的无奈,以及对未完成学业的遗憾,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感慨。
《鬼灯檠花》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诗中通过老儒生的形象,传达了对生命及知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老死儒生习未除”,直接点出老者的身份以及他所面临的困境:年迈而未能摆脱旧习,折射出人们在生活中对传统与变革之间的挣扎。随后的“残膏分得燎原馀”则以生动的比喻展示了他所掌握的知识已是微不足道,暗示着知识的流失与衰退。
“一枝冷焰摇清夜”描绘了宁静的夜晚,冷焰的摇曳不仅是一种视觉的美感,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映射,象征着老者内心的孤寂与思考。“要读生前未了书”则是对未竟事业的感慨,表明他对于未能完成的学业的遗憾,亦是对后世的期许。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哀伤与思索,蕴含着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我生命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和艺术价值。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生命的反思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诗人在面对人生的无常时,表现出对未完成理想的遗憾与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中“老死儒生习未除”意指什么?
“一枝冷焰摇清夜”中的“冷焰”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