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2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2:16
清标玉立,况门高通德,齿当强仕。翠阴庭槐绵世泽。鸣凤丹山万里。奉笔中台,分麾上路,指顾风云起。出其余绪,足当吾辈千亿。漫惜哀乐中年,休论丝竹,文字堪娱戏。叹老嗟悲浑未合,词组为君介祉。吏部精勤,希文忧乐,好作他山砥。烟波带笠,功成徐遂初志。
清雅的气质如同高高在上的门楣,品德与才华兼具。庭院里的槐树荫浓,承载着世世代代的恩泽。鸣凤在丹山间飞翔,遥望万里长空。挥笔于中台,指引着道路的方向,风云随之而起。那些余情往事,足以让我们这一代人铭记千年。对人生的哀乐已不再过于珍惜,不必再谈论音乐与竹笛,文字足以娱乐流连。叹息年华已逝,悲叹却无从寄托,词句为你祈求福祉。吏部事务繁忙,求文思的忧乐,希望能成为他人的助力。烟波中划着小舟,初志渐渐实现。
端木埰(约1770-1840),清代诗人,字子韶,号懋斋,江苏人。其诗词风格清新雅致,常以自然景物入诗,抒发个人情怀,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及个人理想,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念奴娇四首》是端木埰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复杂情感和个人的理想追求。诗中涉及的自然意象与人生感悟,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开篇“清标玉立”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气质,紧接着以“况门高通德”引出品德的重要性,强调了才华与品德并重的理想。在描绘自然景物时,诗人使用了“翠阴庭槐”和“鸣凤丹山”,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借此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奉笔中台,分麾上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与指引,体现了积极向上的态度。而“漫惜哀乐中年”则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显示出诗人的成熟与思考。最后诗人以“烟波带笠,功成徐遂初志”结束,表达了对理想逐渐实现的满足感,整体构建了一个清新而又深邃的意境。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个人理想与德行的重要性,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坚韧,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清标玉立”中“清标”指的是什么?
A. 清新高雅的气质
B. 一种物品
C. 特定的地方
诗中“漫惜哀乐中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人生的珍惜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C. 对年轻时光的怀念
“烟波带笠”中的“烟波”象征什么?
A. 美好的风景
B. 人生的旅途与探索
C. 忧伤的情感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端木埰的作品在情感的细腻与自然意象的运用上具有独特之处,展现了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