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9:54
客中风雨,又凄凉过了,清明寒食。小屋荒灯扶病坐,形影暂相怜惜。水市笙箫,山厨饧粥,故国三年别。杜鹃难到,夜深何处啼血。愁绝海北孤儿,江南老母,两地无消息。更念松楸行垄在,浊酒一杯谁滴。冷月山花,天涯魂梦,应有归时节。长饥弟妹,今朝知倍悽忆。
在客居异乡的风雨中,凄凉的日子又过去了,清明和寒食节又来临。小屋里昏暗的灯光下,我病坐着,形影相对,互相怜惜。水边的市集中传来笙箫声,山中的厨房里煮着粥,已经离开故乡三年了。杜鹃鸟难以飞来,夜深时分,不知在哪里啼血。愁苦的我在海北孤身一人,江南的老母亲也没有消息。更让我想念的是松树和杨树在田垄间的景象,浊酒一杯,谁能与我共饮。冷月下的山花,与天涯游子的梦,想必应该有归来的时节。兄弟姐妹们忍饥挨饿,今天更加倍感悲切。
作者介绍:李慈铭,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词赋,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对故乡的思念。李慈铭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慈铭在外求学或工作期间,因身处异乡而感到孤独与思乡之情。在清明和寒食节的时节,诗人更是倍感亲人不在的孤寂,透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这首《念奴娇十一首 其三》展现了李慈铭对故乡深沉的眷恋与思念。开篇便用“客中风雨”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凄凉与孤独,接着提及清明与寒食,更加突显了节日中对故乡的渴望和对亲人的思念。诗中“水市笙箫,山厨饧粥”的描写,展现了家乡的生活气息,令人怀念。
随着诗歌的发展,杜鹃鸟的缺席象征着亲情的失落,诗人宁静的夜晚被愁苦的啼血声所打破,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尤其是“愁绝海北孤儿,江南老母,两地无消息”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母亲的牵挂和对家庭的思念,加深了全诗的情感厚度。
最后,诗人通过“冷月山花,天涯魂梦”的意象,表达了对归乡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无奈与焦虑。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李慈铭在表达个人情感方面的细腻与深刻,是一首充满乡愁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家人安危的忧虑,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示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愁绝海北孤儿”中的“海北”指的是?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