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5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5:18
归朝欢·天地初分何处寄
作者:王哲 〔元代〕
天地初分何处寄。父母无生名甚字。
须将这个要分明,推穷此理宁论是。
细细传不二。一能仍究从前自。
往来频,不知迷迷。甚日得言赐。
忽尔真灵前面至。认得元形欢喜示。
惺惺觑著甚端严,辉辉返照通容易。
见时唯密秘,妙玄微雅中深邃。
出圆光,五般颜彩,复本总祥瑞。
天地刚刚分开时,我们的存在寄托于何处?父母尚未诞生时,我们的名字和称谓又是如何呢?
我们必须把这一切搞清楚,探究这个道理,才能明白究竟是什么。
细细传承,不二的道理,依然要追溯到最初的本源。
往来频繁,却常常迷失方向,究竟何时才能获得真理的赐予?
忽然间,真灵就在眼前降临,让我认识到本来的自我,心中欢喜万分。
彼此间默默注视,何等庄严,光辉照耀,变得容易可见。
在此时,只能体会那深邃的秘密,微妙的玄妙在其中。
发出圆满的光辉,五彩斑斓,再次回归本初的祥瑞。
作者介绍
王哲,元代诗人,字子恭,号懋斋,生于元代初期。王哲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诗歌创作中独树一帜。他的诗歌常涉及宇宙哲学、生命真理等主题,具有一定的道家和禅宗思想色彩。
创作背景
《归朝欢·天地初分何处寄》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天地和人类本源的思考,表达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真理的追求。这首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存在、生命、宇宙的深刻思考。
这首《归朝欢》以哲学思辨为主线,探讨了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本质。诗歌开篇便以“天地初分”引入,展现一种宇宙的宏伟背景,紧接着便引入人类的存在和命名,形成一种宇宙与个体的对比。诗人通过细腻的推理与思考,逐步揭示出一种对“自我”的探寻,表现出对生命根源的深刻思考。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欢喜示”与“辉辉返照”的描绘,传达了对真理的领悟所带来的愉悦感。这种愉悦不仅是对自我本质的认知,更是与宇宙万物相通的共鸣。诗中多次提到的“密秘”、“妙玄微雅”,则暗示了宇宙的深邃与复杂,仿佛在告诉我们,真理并不易得,需要不断地探索与领悟。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而富有哲理,意象清新,给人以启迪。诗人将抽象的哲理与具体的感受结合起来,使得整首诗在思考的深度与情感的细腻之间取得了平衡,真正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真灵前面至”中的“真灵”可视作一种智慧的象征,赋予了真理以形象。诗句的对仗工整,使得整体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本源和宇宙真理的探寻,表达了人在宇宙中的渺小与对真理的渴望,强调了心灵的觉悟和自我的认知。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哲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天地初分”主要指什么?
A. 宇宙的形成
B. 人类的诞生
C. 自然的变化
D. 生命的结束
诗歌讨论的主要主题是?
A. 爱情
B. 战争
C. 生命与宇宙
D.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哲的《归朝欢》相比,李白的《静夜思》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哲则关注宇宙与生命的哲学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