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使金诗

《使金诗》

时间: 2025-05-10 07:07:14

诗句

天连海岱压中州,暖翠浮岚夜不收。

如此山河落人手,西风残照懒回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7:14

原文展示:

天连海岱压中州,暖翠浮岚夜不收。如此山河落人手,西风残照懒回头。

白话文翻译:

天与海岱(泰山)连成一体,压迫着中原大地,温暖的绿意和浮动的云雾在夜晚仍不散去。如此壮丽的山河如今落入人手,西风残阳照射下,似乎也懒得再回头。

注释:

字词注释:

  • 海岱:指的是海和泰山,象征着雄伟的山河。
  • 暖翠:形容温暖的绿色,指春天时的生机盎然。
  • 浮岚:指浮动的云雾,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 懒回头:形容不愿意回望,暗含一种无奈和释然。

典故解析:

  •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西风残照”可见于许多古诗中,象征着日暮的景象,常常用来表现一种萧瑟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壁,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的时代。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

创作背景: 《使金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分裂、战乱频繁的年代,诗人通过描绘山河的壮丽,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使金诗》是一首描绘壮丽山河的诗,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开篇以“天连海岱压中州”,展现了天地之间的宏伟气象,给人一种沉重的历史感。接着“暖翠浮岚夜不收”中的“暖翠”与“浮岚”,则将自然的美与人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最后两句则转向现实,诗人感叹如此壮丽的山河如今已被人掌控,伴随着“西风残照”的意象,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似乎在思考人类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既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又引发了对人生与历史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诗人对时代的忧虑与对自然的热爱,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连海岱压中州:描绘了辽阔的天空与海洋、泰山相连的景象,暗示着自然的威严与力量。
  • 暖翠浮岚夜不收:用“暖翠”形容春天的绿色生机,反映了自然的活力;“浮岚”则增加了诗的层次感,增添了神秘气息。
  • 如此山河落人手:感叹壮丽的自然景观如今属于人类,隐含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 西风残照懒回头:西风与夕阳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萧条与无奈的情感,似乎在表明对过往的无可奈何。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比较天与海岱的连结,增强了诗的画面感。
  • 拟人:将西风与夕阳赋予情感,展现出一种情绪的流动。
  • 对仗:如“暖翠浮岚”与“西风残照”,形成了和谐的音韵效果。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壮丽山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历史变迁的忧虑,反映了时代的残酷与人类的渺小,激发读者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岱:象征着雄伟、力量与历史。
  • 暖翠: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浮岚:象征着自然的梦幻与变化。
  • 西风残照:传达出一种孤独、忧伤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暖翠”指的是什么? A. 寒冷的冬天
    B. 温暖的春天
    C. 灰暗的秋天
    D. 炎热的夏天

  2. “西风残照”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希望
    B. 萧瑟与无奈
    C. 快乐
    D. 忍耐

  3. 诗人通过何种手法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A. 夸张
    B. 比喻
    C. 拟人
    D. 对比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登鹳雀楼》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和《使金诗》有着相似的主题,但《登鹳雀楼》的情感更倾向于壮志凌云,而《使金诗》则更显得忧虑与沉重。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观反映人情,值得深入对比和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壁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尝新酒 喜入新年自咏(时年七十一) 郡中夜听李山人弹三乐 赠卖松者 新居早春二首 和望晓 梦刘二十八,因诗问之 自叹二首 夜惜禁中桃花,因怀钱员外 裴令公席上赠别梦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干字旁的字 你贪我爱 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隐结尾的成语 执拗 爱憎分明 庸庸碌碌 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朝结尾的成语 自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金字旁的字 旋踵 启祚 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完了 鹊巢知风 言听计用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