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6:17
新居早春二首
静巷无来客,深居不出门。
铺沙盖苔面,扫雪拥松根。
渐暖宜闲步,初晴爱小园。
觅花都未有,唯觉树枝繁。
地润东风暖,闲行蹋草芽。
呼童遣移竹,留客伴尝茶。
溜滴檐冰尽,尘浮隙日斜。
新居未曾到,邻里是谁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春的宁静场景。在静谧的小巷中没有来客,我深居简出,不愿外出。庭院里细沙覆盖着苔藓,已扫去的雪拥挤在松树根旁。天气渐暖,适合悠闲地散步,初晴的日子里,我喜欢在小园中游玩。虽然四处寻找花朵,却还没有看到,唯有感觉到树枝愈发繁茂。地面湿润,东风暖和,我悠闲地走在草芽上。呼唤小童搬动竹子,留住客人一起品茶。屋檐下的冰已融尽,尘埃在斜阳下浮动。新居尚未到访,邻里是谁家呢?
本诗不涉及特定的诗歌典故,但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这在白居易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关注社会民生,尤以《长恨歌》、《琵琶行》闻名。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的新居之时,反映了他对新居环境的细致观察和对春天的期待。此时,正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喜爱和对邻里情谊的期待。
《新居早春二首》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开头“静巷无来客,深居不出门”便设定了一个幽静的环境,诗人对生活的选择反映了他对喧嚣尘世的逃避,展现了一种恬淡的心境。接着,诗人以细腻的视角勾勒出庭院的景象,铺沙、盖苔、扫雪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呈现了春天的气息。
在诗中,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使得每一处景象都充满生机,尤其是“觅花都未有,唯觉树枝繁”,表达了春天的生命力,尽管花未开,但枝繁叶茂已让人感受到春的气息。这种对自然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生活画面,呼童移竹、留客品茶,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融洽关系。最后两句“新居未曾到,邻里是谁家”则道出了诗人对新环境的好奇与渴望,寄托了对邻里情谊的期待,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安静而富有生机的春日生活景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早春的宁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体现了追求闲适、宁静生活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的开头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喧闹的城市
b) 宁静的小巷
c) 热闹的集市
诗中提到的“呼童遣移竹”表现了什么?
a) 诗人对竹子的喜爱
b) 诗人与客人之间的互动
c) 诗人对童年的怀念
“新居未曾到,邻里是谁家”中,诗人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对新环境的好奇
b) 对旧友的思念
c)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份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居早春二首》,从不同角度欣赏和学习这首经典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