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

《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

时间: 2025-04-27 14:53:19

诗句

翠麓依然似梦中,拨云轩槛正春风。

安知松外双飞鹤,不是桃椎与吕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3:19

原文展示:

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
李壁

翠麓依然似梦中,
拨云轩槛正春风。
安知松外双飞鹤,
不是桃椎与吕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隐居环境,翠绿的山峦如同梦境般美丽,春风轻拂,云层被拨开,正好透入轩窗。难道那松树之外双双飞舞的仙鹤,不正是桃花源中的桃椎和吕洞宾吗?

注释:

  • 翠麓:翠绿的山峦。
  • 拨云轩槛:拨开云雾,透入窗槛。
  • 安知:怎么知道。
  • 松外双飞鹤:在松树之外飞翔的两只鹤。
  • 桃椎与吕翁:桃椎指的是桃花源的隐士,吕翁即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壁是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隐居生活,崇尚道教思想,追求自然与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壁隐居于清虚庵时,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借助自然景象,传达了对高洁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李壁的《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了隐士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翠麓依然似梦中”,将读者带入一个如梦如幻的境界,翠绿的山峦和春风拂面的感觉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拨云轩槛正春风”,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环境的美丽,诗人通过拨云见日的意象,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渴望。最后两句“安知松外双飞鹤,不是桃椎与吕翁”,则巧妙地引入了道教文化中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景象和道教文化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生活哲学,反映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理想与追求,艺术表现手法简练而富有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翠麓依然似梦中:翠绿的山峦依旧如同梦境般存在,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陶醉和向往。
  2. 拨云轩槛正春风:拨开云雾,春风正吹进窗槛,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自由的生活状态。
  3. 安知松外双飞鹤:松树外飞翔的两只鹤,象征着高洁与自由。
  4. 不是桃椎与吕翁:引用桃花源的隐士与道教的吕洞宾,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峦比作梦境,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安知松外双飞鹤”与“不是桃椎与吕翁”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翠麓”、“双飞鹤”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的隐居环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诗人追求高洁、恬淡生活的理想和对道教文化的推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麓: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春风:代表生机与希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 双飞鹤:象征自由、超脱,通常与隐士生活联系在一起。
  • 桃椎与吕翁:道教文化的象征,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翠麓”指的是: A. 翠绿的山峦
    B. 春天的花朵
    C. 清澈的湖水
    D. 明亮的星空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吕翁”是指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城市喧嚣生活的向往。 (是/否)

答案:

  1. A
  2. 吕洞宾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山中问答》(王维):探讨了隐居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饮酒》(陶渊明)都描绘了隐士的生活,但是李壁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陶渊明则更注重通过自我反思表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分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对古诗词的解读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其一 浣溪沙 浣溪沙(用前韵再答幼安) 浣溪沙 从石楼石壁往来邓尉山中 浣溪沙四首 其一 浣溪沙青团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 浣溪沙 其五 浣溪沙·题林畏庐西溪图 浣溪沙 浣溪沙(书大同驿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药典 长字旁的字 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迷君 抱一为式 竖心旁的字 包含怆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玉液金浆 塞狗洞 石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遗艰投大 隐隐糊糊 牌使 林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