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无为宰赵涣冰仲

《送无为宰赵涣冰仲》

时间: 2025-05-10 07:44:17

诗句

百里寄一令,于民为最亲。

休戚咳唾间,讵可非其人。

赵侯古循吏,当世无等伦。

朅来宰濡须,旧政俱更新。

虽无赫赫名,吏戢民称仁。

善良仰若父,奸欺畏如神。

幸哉百里地,两载销颦呻。

果膺君相知,赞书下枫宸。

不终三年淹,经作帅幕宾。

秋风散炎酷,夜雨清埃尘。

宁容卧辙留,高樯舣江滨。

君看眉间黄,华近兹其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4:17

原文展示

送无为宰赵涣冰仲
王之道 〔宋代〕

百里寄一令,于民为最亲。
休戚咳唾间,讵可非其人。
赵侯古循吏,当世无等伦。
朅来宰濡须,旧政俱更新。
虽无赫赫名,吏戢民称仁。
善良仰若父,奸欺畏如神。
幸哉百里地,两载销颦呻。
果膺君相知,赞书下枫宸。
不终三年淹,经作帅幕宾。
秋风散炎酷,夜雨清埃尘。
宁容卧辙留,高樯舣江滨。
君看眉间黄,华近兹其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在百里之地传达一条命令,对于百姓而言是最亲近的事。
民众的安危就像咳唾之间,岂能与他人无关?
赵侯是一位古代的清官,现今无人能与之相比。
他最近出任濡须的宰相,旧有的政令皆已更新。
尽管没有显赫的名声,但官吏们称赞他仁爱。
民众对他如同父亲般的善良,奸诈欺骗者则畏惧如神。
幸好这片土地经过两年的治理,百姓的怨声已消散。
他果然得到了君主的信任,赞美之词传至枫宸。
不久三年将至,我就要成为他的幕僚。
秋风带走了炎热,夜雨洗净了尘埃。
我宁愿不在车辙中停留,愿高船停靠在江边。
你看他眉间的皱纹,那是他辛劳的因果。

注释

  • 百里寄一令:指在百里范围内传达一条命令。
  • 于民为最亲:对民众来说,这条命令是最切身的。
  • 赵侯:指赵涣,古代清官。
  • 宰濡须:指他担任的地方官职。
  • 吏戢民称仁:官吏们称赞他的仁爱。
  • 君看眉间黄:指诗人对赵涣辛劳的赞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南宋时期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著称。他的作品风格清新、直白,常表现对时政的关心和对理想官员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赵涣担任濡须宰相期间,王之道因其良好的政绩而作,以表达对其政治清明的赞誉和对良治的期盼。

诗歌鉴赏

《送无为宰赵涣冰仲》是一首表彰和赞美清官的诗作,诗中通过赵涣的事迹,展现了一个理想官员应具备的品质和对民众的关怀。诗人不仅描绘了赵侯在任内的仁爱和清明,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开篇以“百里寄一令”揭示了政令对民众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对赵侯的描绘,反映出他作为一位清官的典范,令人敬仰。

诗中多处使用比喻,如“善良仰若父,奸欺畏如神”,通过生动的比喻使人们对赵侯的形象更加鲜明。最后两句则将焦点转向诗人自己,表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良好政绩的向往,显示了诗人与时局的紧密联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里寄一令:传达命令,强调其重要性。
  2. 于民为最亲:说明命令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
  3. 休戚咳唾间:比喻民众的安危在一瞬之间。
  4. 讵可非其人:岂能与他人无关,强调赵侯的重要性。
  5. 赵侯古循吏:称赞赵侯的清明。
  6. 当世无等伦:无人能与之相比。
  7. 朅来宰濡须:他来到濡须担任宰相。
  8. 旧政俱更新:旧的政令都被改革。
  9. 虽无赫赫名:尽管没有显赫的名声。
  10. 吏戢民称仁:官吏们都称赞他的仁德。
  11. 善良仰若父,奸欺畏如神:形象地表现出他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12. 幸哉百里地:庆幸治理的这一片土地。
  13. 两载销颦呻:两年的治理下,民众的怨声已消散。
  14. 果膺君相知:得到君主的信任。
  15. 赞书下枫宸:赞美之词传至宫廷。
  16. 不终三年淹:不久就将成为幕僚。
  17. 秋风散炎酷:秋风带走了炎热。
  18. 夜雨清埃尘:夜雨洗净尘埃。
  19. 宁容卧辙留:宁愿不在车辙中停留。
  20. 高樯舣江滨:愿意高船停靠江边。
  21. 君看眉间黄:诗人感叹赵侯的辛劳。

修辞手法

  • 比喻:善良如父,奸欺如神,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了对清官的赞美,表达了对良治的向往与期望,展现了诗人对时政的关注与对百姓福祉的关心。

意象分析

  • 百里:象征广阔的治理范围。
  • :代表政策与法律。
  • 赵侯:象征理想的官员。
  • 秋风、夜雨:象征着清明的政局与和谐的社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赵侯”是谁?

    • A. 一个清官
    • B. 一个将领
    • C. 一个诗人
  2.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对战争的描写
    • B. 对清官的赞美
    • C. 对自然的赞美
  3. “善良仰若父,奸欺畏如神”中的“父”指代的是?

    • A. 赵侯
    • B. 民众
    • C. 政治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滕王阁序》 (王勃)

诗词对比

《滕王阁序》与《送无为宰赵涣冰仲》都是描绘理想情怀和政治理想的作品,但前者更倾向于豪放与壮美,后者则更注重对清官的细腻赞美,情感更加温和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十九首解读》
  • 《宋代文人诗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声声慢 声声慢 早落叶 声声慢 声声慢 牡丹花畔作 声声慢 声声慢·寒宵对菊 声声慢·某君所临曼殊松下抚琴图索题 声声慢 秋夜 声声慢 声声慢·用草窗体有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烟花风月 一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麦字旁的字 虎毒不食儿 男尊女卑 示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詈诘 歌结尾的成语 走之旁的字 五步成诗 下生 酸风 迫害 无弃材 戎马仓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