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4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6:17
原文展示:
典午接曹氏,其风扇浮虚。当时波浪从,高谈乃其余。竹诚松柏流,一日不可无。子猷为此语,千古谁能渝。堂堂韩退之,议论荀扬徒。咏竹美清閟,长篇载诸书。吉祥在无为,隐若西南隅。我来过梅雨,新竹环精庐。风梢弄苍筤,日影穿扶疏。高标挺直节,劲特凌万夫。道人谓予言,吾言葺吾居。公其为吾名,要令与实符。清閟退之咏,是轩良不孤。何当对此君,搜吟更踌躇。
白话文翻译:
在午后时分接待曹氏,微风轻拂,仿佛一切都显得虚幻。那时波涛汹涌,畅谈高论随之而来。竹子与松柏交融,生活中一天都不能缺少它们。子猷(指王羲之)对此发言,千古以来谁能改变?堂堂的韩愈,议论荀子和扬雄的徒弟们。赞美竹子的美,清閟轩长篇载于书中。吉祥的事在于无为,隐居在西南角落。我来过梅雨时节,新竹环绕着精致的书房。风梢轻拂着苍翠的竹子,阳光穿透树梢洒下影子。高标挺拔,坚韧不拔,超越万夫。道人对我说,我的言语是为修缮我的居所。你要为我名声,确保与实际相符。清閟轩的咏叹,正是轩中人不孤单。何时能与这位君子相对,吟咏更显踌躇。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作品常反映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隐居生活中,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及隐逸生活的热爱,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松柏等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人高洁品格的赞美。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如韩愈、王羲之,都是文人文化的代表,彰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竹子在诗中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坚韧与高洁的象征,诗人通过咏竹,传达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诗中“吉祥在无为,隐若西南隅”一句,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了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整首诗在表现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渗透着深厚的人文情怀,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文人品格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典午”是什么时候?
“子猷”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竹子”象征了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