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永遇乐·落日熔金

《永遇乐·落日熔金》

时间: 2025-05-10 09:11:08

诗句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熔金 一作:镕金)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1:08

诗词名称: 永遇乐·落日熔金

作者: 李清照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熔金一作镕金中州盛日,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白话文翻译:

落日如金般熔化,暮云如璧般相合,身在何方呢?
柳树的烟雾浓重,梅笛传来怨声,春意究竟有多少?
元宵佳节,天气融和,难道依次而来的就没有风雨?
来召唤我的香车宝马,感谢那些酒友和诗友。
熔金可作镕金,象征中州的盛日,闺门闲暇无事,
记得特别重视三五佳节。
铺上翠冠,捻着金雪柳,簇拥的带子争相锦绣楚国。
如今我憔悴,头发风吹霜染,害怕在夜间出门。
不如在帘子下,听听人们的笑语。

注释:

  • 熔金: 指夕阳的光辉,如同金子融化般绚烂。
  • 合璧: 指两片云彩如同美玉相合,形容美丽的景象。
  • 染柳烟浓: 柳树的烟雾弥漫,形容春天的气息。
  • 元宵佳节: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象征团圆和喜庆。
  • 香车宝马: 指富贵的车马,象征身份和地位。
  • 风鬟霜鬓: 形容头发因岁月而憔悴,暗示作者的衰老。

典故解析:

  • 三五: 指元宵佳节的十五,古时人们在这天赏灯、游玩、聚会。
  • 济楚: 指古代楚国,形容华丽的装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字易安,号漱玉,山东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风清丽脱俗,情感细腻,尤其擅长表达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永遇乐·落日熔金》创作于南宋时期,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后,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诗歌鉴赏:

《永遇乐·落日熔金》是李清照在忧伤与怀念中所作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象与春天的气息,但字里行间却透出一种孤寂与无奈。开篇的“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便以华美的意象引入,描绘出夕阳的壮丽与美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然而,随着词意的发展,作者的情感逐渐转向对自身孤独处境的反思与感慨。“人在何处”的疑问,似乎揭示了李清照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在描写元宵佳节的欢乐气氛时,作者却又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她曾经的欢聚如今却变得遥不可及,内心的孤寂感愈加明显。最后几句的转折,表达了对于外面的恐惧与内心的无奈,“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体现了作者更愿意躲避在自己的小世界中,聆听他人的欢声笑语,反映出她的脆弱与无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夕阳西下,光辉如金,云彩交相辉映,描绘了美丽的黄昏景象。
  • 人在何处: 表达对身处何方的疑惑与孤独。
  •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 柳树的烟雾浓厚,梅笛发出怨音,暗示春天的气息却与忧伤相伴。
  •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 描述节日的欢庆与温暖。
  • 来相召香车宝马: 描绘邀请宾客的盛大场面。
  •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 表达自己因岁月而憔悴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 “落日熔金”比喻夕阳的辉煌。
  • 对仗: “香车宝马,酒朋诗侣”形成对称。
  • 拟人: “听人笑语”,赋予“人”以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生机与节日的热闹,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日: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瞬间的珍贵。
  • 柳烟: 体现春天的生机与柔美。
  • 梅笛: 代表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香车宝马: 象征财富与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落日熔金”中的“熔”字是指什么? A. 冷却
    B. 融化
    C. 固定
    D. 变换

  2. “人在何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欢愉
    B. 孤独
    C. 忧伤
    D. 自豪

  3.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渴望参与
    B. 想逃避
    C. 感到快乐
    D. 渴望成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词体现出内心的细腻与柔情,而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则更具豪放之气,二者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为细腻,后者则豪情万丈。

参考资料:

  • 《李清照诗词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 题天华观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奉陪侍中游石笋溪十二韵 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关中弟 和太常李主簿秋中山下别墅即事 酬赵少尹戏示诸侄元阳等因以见赠 和太常王卿立秋日即事 酬李端长安寓居偶咏见寄 送从侄滁州觐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弋字旁的字 沉重寡言 名声过实 香髦 绞丝旁的字 北极星 鬲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竹字头的字 根结盘据 匸字旁的字 佛果 明齐日月 霞裙月帔 足陌 辛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