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5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55:56
阿娇年未多,弱体性能和。
怕重愁拈镜,怜轻喜曳罗。
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
独有荆王殿,时时暮雨过。
阿娇年纪还不大,身体娇弱而柔和。
她害怕在镜前看到愁苦的自己,怜惜那轻快的喜悦在轻纱上摇曳。
在洛水之滨,面对明月,宛如两位嫦娥。
唯有荆王的殿宇,时常被暮雨所笼罩。
诗中提到的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女神,象征着孤独与美丽,常与月亮相联系。荆王殿则暗示了历史上荆轲的故事,寓意着壮志未酬的悲哀。
梁锽,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诗歌盛行的时代。其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名姝咏》写于唐代盛世,诗人关注社会上美丽女子的命运与心理状态,反映出对女性美的赞美与对其命运的同情。
《名姝咏》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年轻美丽女子的内心世界。诗中的阿娇,虽年纪尚轻,却因其娇弱的身体和对生活的感受而显得格外脆弱。她在镜前害怕看到自己愁苦的样子,这种自我意识的反映,揭示了她内心的脆弱与不安。诗中描绘的“轻喜曳罗”给人一种轻盈的美感,似乎在强调美丽女子即使在愁苦中仍然渴望轻松与快乐。接着,“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的意象,借月亮的清辉映衬出女子的孤独与美丽,诗人将女子与嫦娥相提并论,突显她的绝世风华。但最后一句“独有荆王殿,时时暮雨过”,则暗示了权力的孤独和悲哀,荆王的殿宇在细雨中显得格外凄冷,折射出女子的命运与心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
阿娇年未多,弱体性能和。
描述阿娇年轻且身体柔弱,暗示她的脆弱与娇嫩。
怕重愁拈镜,怜轻喜曳罗。
她害怕看到自己愁苦的面容,因此不愿面对镜子,反而珍惜那轻快的喜悦。
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
在洛水的岸边,面对明月,阿娇的美丽与嫦娥相似,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独有荆王殿,时时暮雨过。
唯有荆王的殿宇常被细雨笼罩,暗示权力的孤独与女子的悲哀。
整首诗通过描写一位美丽女子的脆弱与孤独,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女性美的欣赏与对其命运的深切关注。
阿娇的身体特征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嫦娥”象征什么?
荆王殿常被什么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