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4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49:39
幽居值春诗
作者: 庾信 〔南北朝〕
山人久陆沈,幽径忽春临。
决渠移水碓,开园扫竹林。
欹桥久半断,崩岸始邪侵。
短歌吹细笛,低声泛古琴。
钱刀不相及,耕种且须深。
长门一纸赋,何处觅黄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人,经过长时间的沉寂,春天的气息忽然降临。他在幽静的小路上,看到渠水流动,石碓在转动,园子里竹林被打理得整洁。那座倾斜的桥已经断裂,岸边的土壤开始侵蚀。诗人悠然自得,轻声吟唱,笛声细腻,古琴轻泛。诗中提到金钱与耕种之间的关系,强调耕作需要深度,同时感慨自己对名利的渴望与追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庾信,字宗宣,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通过自然描写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的动荡时期,庾信在隐居生活中反思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及对名利的淡漠。
《幽居值春诗》整体呈现出一种宁静的春日气息,诗人在隐居的山林中感受春天的到来,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赞美。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春天的生机和幽静的环境。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人在轻松的音乐氛围中,反思金钱与劳动的关系,以及对名利的追求。
诗中通过“决渠移水碓”“开园扫竹林”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勤奋生活的态度,而“钱刀不相及,耕种且须深”则反映了他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思考。诗的最后一句“何处觅黄金”更是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泊与无奈。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给读者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金钱与名利的淡泊态度,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庾信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
A. 唐朝
B. 南北朝
C. 宋朝
诗中提到的“长门”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音乐
B. 一种文体
C. 一种花卉
诗人对金钱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无所谓
C. 尊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庾信的《幽居值春诗》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但庾信更强调对名利的淡泊,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哲学思考。
以上是对《幽居值春诗》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