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木兰花慢 4月春假,与诸生游马江头

《木兰花慢 4月春假,与诸生游马江头》

时间: 2025-04-30 18:38:55

诗句

际清明节近,偕童冠,作春游。

趁花事未阑,莺声犹脆,绿满江洲。

如油,平堤涨渌,弥望碧,绣错遍田畴。

风物芳菲霞绮,江山信美迎眸。

中流,一群小弥猴,兴发啭歌喉。

唱救亡新曲,激昂凄楚,危涕殷尤。

冠雠,辽阳万里,莽烽尘,失地几时收?

飞幕危巢警燕,夕阳如血归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8:55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4月春假,与诸生游马江头
作者: 黄兰波

际清明节近,偕童冠,作春游。
趁花事未阑,莺声犹脆,绿满江洲。
如油,平堤涨渌,弥望碧,绣错遍田畴。
风物芳菲霞绮,江山信美迎眸。
中流,一群小弥猴,兴发啭歌喉。
唱救亡新曲,激昂凄楚,危涕殷尤。
冠雠,辽阳万里,莽烽尘,失地几时收?
飞幕危巢警燕,夕阳如血归舟。

白话文翻译

在清明节快要到来的时候,我陪着小朋友们去春游。
趁着花期还未结束,黄莺的叫声依然清脆,江洲的绿意满满。
像油一样的水面,平堤上水波荡漾,远望去碧波荡漾,田野上绣花般的色彩交错。
春天的景色美丽动人,江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迷人。
在江中游玩,有一群小猕猴,欢快地唱着歌。
他们唱着救亡的新曲,激昂而凄楚,令人感到悲伤。
头戴冠冕,辽阳的万里土地,烽火连天,失去的土地何时才能收复?
飞舞的燕子警醒着巢穴,夕阳如血般红色,归舟在水面上缓缓驶回。

注释

  • :交接、相遇。
  • :一起、共同。
  • 童冠:童子所戴的帽子,指小朋友们。
  • 春游:春天的游玩。
  • 莺声犹脆:黄莺的鸣叫依然清脆动听。
  • 如油:形容水面平滑、波光粼粼。
  • 平堤涨渌:堤岸上水面波光荡漾。
  • 弥望碧,绣错遍田畴:远望去碧绿的水面,田野上色彩斑斓,如同绣花一般。
  • 激昂凄楚:情绪高昂而悲凉。
  • 冠雠:头戴冠冕。
  • 辽阳万里:辽阳,指历史上的辽阳地区,隐喻失去的土地。
  • 夕阳如血:形容夕阳的颜色鲜红,寓意深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兰波,现代诗人,作品常常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情感,擅长运用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受到广泛的欢迎。

创作背景

这首《木兰花慢》创作于春季,正值清明节前夕,表达了春游的愉悦以及对家国之情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社会现象的敏感。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通过春游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的开头描绘了清明节的到来,诗人与朋友们共同享受春游的乐趣,生动地描绘了江洲的绿色与莺声的清脆。接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宁静。然而,随着诗的深入,诗人提到了一群小猕猴在歌唱救亡的新曲,激昂与悲凉的情感交织,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最后以“夕阳如血归舟”结束,暗示着夕阳西下,归舟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思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际清明节近:指时间接近清明节,营造出节日的氛围。
  • 偕童冠,作春游:与小朋友们一起去春游,表现出童趣与快乐。
  • 趁花事未阑:利用花期未结束的时机,体现出珍惜美好瞬间的心情。
  • 莺声犹脆:黄莺的歌声清脆悦耳,增加了春游的生动感。
  • 绿满江洲:江洲的绿意盎然,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如油:形容水面平滑,展现出自然之美。
  • 激昂凄楚:展现出唱歌内容的情感深度,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
  • 夕阳如血归舟:夕阳的颜色象征着悲伤与思考,暗示对未来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夕阳如血”将夕阳与血相提并论,表现出强烈的情感。
  • 拟人:将小猕猴描述为在歌唱,赋予动物以人类的行为。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春游的欢快场景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现实的关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游: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莺声:代表着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哲思。
  • 小猕猴:代表着无忧无虑的童年与对未来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清明节
    • C. 端午节
  2.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包括什么?

    • A. 沙漠
    • B. 江洲的绿意
    • C. 雪山
  3. “夕阳如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与思考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木兰花慢》中的忧国情怀相互呼应,展现出古今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虽有不同,但都在自然景色中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感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选读》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琴溪 乙卯苗变纪事 蕉溪雨泊 金陵夜梦亡弟汉 秋夜迟朱章华太史书不至 西子湖四首 其四 西子湖四首 其三 香草斋 山溪得梅 惠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易放难收 弦开头的成语 龙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包含赔的词语有哪些 族姓 韭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玉石相揉 妒贤嫉能 祝寿延年 金牙门 观象台 包含骡的词语有哪些 诸劫 包胥之哭 神魄 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