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3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8:55
木兰花慢 4月春假,与诸生游马江头
作者: 黄兰波
际清明节近,偕童冠,作春游。
趁花事未阑,莺声犹脆,绿满江洲。
如油,平堤涨渌,弥望碧,绣错遍田畴。
风物芳菲霞绮,江山信美迎眸。
中流,一群小弥猴,兴发啭歌喉。
唱救亡新曲,激昂凄楚,危涕殷尤。
冠雠,辽阳万里,莽烽尘,失地几时收?
飞幕危巢警燕,夕阳如血归舟。
在清明节快要到来的时候,我陪着小朋友们去春游。
趁着花期还未结束,黄莺的叫声依然清脆,江洲的绿意满满。
像油一样的水面,平堤上水波荡漾,远望去碧波荡漾,田野上绣花般的色彩交错。
春天的景色美丽动人,江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迷人。
在江中游玩,有一群小猕猴,欢快地唱着歌。
他们唱着救亡的新曲,激昂而凄楚,令人感到悲伤。
头戴冠冕,辽阳的万里土地,烽火连天,失去的土地何时才能收复?
飞舞的燕子警醒着巢穴,夕阳如血般红色,归舟在水面上缓缓驶回。
黄兰波,现代诗人,作品常常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情感,擅长运用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受到广泛的欢迎。
这首《木兰花慢》创作于春季,正值清明节前夕,表达了春游的愉悦以及对家国之情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社会现象的敏感。
《木兰花慢》通过春游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的开头描绘了清明节的到来,诗人与朋友们共同享受春游的乐趣,生动地描绘了江洲的绿色与莺声的清脆。接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宁静。然而,随着诗的深入,诗人提到了一群小猕猴在歌唱救亡的新曲,激昂与悲凉的情感交织,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最后以“夕阳如血归舟”结束,暗示着夕阳西下,归舟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思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全诗通过春游的欢快场景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现实的关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包括什么?
“夕阳如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木兰花慢》中的忧国情怀相互呼应,展现出古今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虽有不同,但都在自然景色中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