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0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03:55
兀坐秋宵永,怀人何以忘。
寻常如此际,已自报佳章。
落叶霜沾背,啼乌月照肠。
不知前夜信,可得到君乡。
在漫长的秋夜里,我独自坐着,思念着远方的人,心中难以忘怀。
在这种日子里,往常我已收到你的佳作。
落叶沾湿了我的背,乌鸦的啼叫在月光下让我感到心痛。
不知前一夜的信件,是否能寄达到你的故乡。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落叶”与“啼乌”的意象常在古诗中出现,象征着时光流逝和思念的愁苦。
作者介绍:黄渊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夜,作者因思念朋友而感到孤寂,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孤独的秋夜,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篇“兀坐秋宵永”,既描绘了时间的漫长与孤独,也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诗人通过“怀人何以忘”传达出思念的痛苦与无奈。接着,诗人提到“寻常如此际,已自报佳章”,暗示着与朋友之间的书信往来,然而此时却未能收到佳作,反而感到愁苦。落叶与霜的意象,加上“啼乌月照肠”,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秋夜图,进一步加深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最后一句“不知前夜信,可得到君乡”,则是对远方友人消息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珍贵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友谊的深切渴望与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兀坐”是什么意思?
“落叶霜沾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月下独酌》中,同样有对孤独的描绘,但更多的是对酒的欢愉;而黄渊的《秋夜迟朱章华太史书不至》则更为沉重,强调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