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1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4:41
道尔投生久,犹堪梦里征。
亡亲俱见否,故国去归曾。
谁指来匡岳,遥寻到秣陵。
谆谆询未答,钟动怨邻僧。
你投胎已经很久了,难道在梦中还能征战吗?
亡故的亲人都见到了吗,故乡你是否曾经回去?
谁能指引我到匡岳山,我遥远地寻找秣陵。
我反复询问却没有答案,钟声响起让我怨恨那邻近的僧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渊,明代诗人,以其情感细腻和意象深邃著称。生平多游历,诗作常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渊对亡弟的追思之际,可能受到家庭变故或社会动荡的影响,反映出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故国的思索。
这首《金陵夜梦亡弟汉》通过梦境和追忆的方式,表现了作者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开头的“道尔投生久”即展现了对亡弟的深切思念,仿佛在梦中还希望与之相见。接下来的“亡亲俱见否”则是对亲人是否在天堂相聚的疑问,透露出一种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地名如“匡岳”和“秣陵”,不仅是对故乡的直观描绘,更寓意着对归属和安宁的渴望。黄渊在此用“遥寻”一词,表达了对故乡的追寻与向往,而“谆谆询未答”则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最后的“钟动怨邻僧”将情感推向高潮,钟声的响起不仅是时间流逝的象征,也暗示了与世俗的隔阂与对无情的怨恨。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丰富,情感层次分明,既有对亲人的追忆,也有对故乡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生命、亲情和归属感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去亲人的追思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人际疏离的怨恨,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亡亲”,指的是:
A. 朋友
B. 亲人
C. 诗人自己
D. 陌生人
“钟动怨邻僧”表现了诗人对谁的情感?
A. 自己
B. 逝去的亲人
C. 旁边的和尚
D. 故乡
诗歌的主要主题是:
A. 对生活的赞美
B. 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渴望
C. 对友情的珍视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