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2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26:22
五代支雷屯,九野皆龙战。
开国如棋枰,皇极何由建。
太祖乘天飞,大发光华旦。
攀公江表来,经纶还如电。
微子入姬周,仓皇救涂炭。
四海乃大同,万里闻薰风。
礼乐与征伐,出自明光宫。
大动未大赏,积庆宜我穷。
李广不封侯,继世多英雄。
公有承家子,所至神明理。
复有起家孙,一见知千里。
和气十洲春,清流九江九。
非有神笔梦,粲粲文何绮。
天子青春朝,列鼎招英髦。
明年桃李开,禹浪如霞高。
之子可变化,咫尺登金鳌。
始知祖德长,光辉传佩刀。
五代时期雷声轰鸣,九方土地上都是龙争虎斗。
如同棋盘一样开国,皇极之道如何建立?
太祖如同乘风飞翔,放出光辉的晨曦。
攀公从江边而来,治理国家的才干如闪电般迅速。
微子为了救助姬周,仓皇间救助了涂炭。
四海都实现了大同,万里之遥都能闻到和风。
礼乐与征伐,均出自明光宫。
大动之后未曾大赏,积累的庆幸宜我穷。
李广未被封侯,世代英雄众多。
公有承家子,所到之处神明之理。
还有起家之孙,一见便知千里。
和气如春风遍十洲,清流如江水环绕。
不是有神笔的梦,华丽的文章何其绮丽。
天子在朝中青春,列鼎招揽英才。
明年桃李盛开,禹浪如彩霞般高。
这位青年可成大器,咫尺间便能登上金鳌。
开始明白祖德悠长,光辉流传如佩刀。
作者介绍: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著称,提倡忠诚与责任感。
创作背景:诗词创作于政治动荡的时代,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以及对人才的推崇,意在激励年轻人追求进步和贡献。
《赠攀秀才》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对人才推崇的诗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关切与对人才的渴望。开篇即用"五代支雷屯,九野皆龙战"的激烈场景,展现了社会动荡的局面,接着转向国家的建立与太祖的伟大,寓意着治国之道的艰难与重要。接下来的几句则赞美攀公的才华,强调其治理国家的能力如闪电般迅速,展现出对未来的期望。诗中多次提及历史典故,表现了对忠臣与英才的景仰,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最后,诗人以桃李盛开来比喻未来的辉煌,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感情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及对人才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当代年轻人的激励,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赠攀秀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范仲淹
C. 苏轼
D. 杜甫
“五代支雷屯”中的“雷”指的是什么?
A. 天气现象
B. 战争
C. 音乐
D. 文化
诗中提到的“李广”是指?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将领
C. 一位皇帝
D. 一位商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勃的《滕王阁序》相比,范仲淹的《赠攀秀才》更注重对人才的歌颂与历史的反思,王勃则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壮丽景色的描绘。两者皆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